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资讯中心> 天津> 正文

天津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成效显著 12条入海河流“全部消劣”

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是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之一,也是海洋领域污染防治攻坚的首战。天津是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最前沿和主战场。经过三年的努力,天津攻坚战各项指标圆满完成,本市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为坚决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天津成立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指挥部,将渤海综合治理纳入市委成立的生态环境保护驻区督办检查工作范围,12个督办检查组常年驻守各区,对发现的入海河流和海域污染问题督促责任区整改落实,全程跟踪督办,切实推动海洋突出环境问题真解决、真见效。市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务、农业农村、交通、海事等部门和各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协同治海新格局。

天津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水质大幅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全市12条入海河流,从2017年的“全部为劣”,改善为2020年的“全部消劣”,全市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增加20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比例下降40个百分点,实现“清零”,消减比例位居全国前列;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70.4%,比2017年提高53.8个百分点,在环渤海三省一市中改善幅度最大。

在陆源污染治理上,天津紧紧抓住入海河流和入海排口两道关键“闸口”。全市12条河流全部落实“一河一策”,“控源、治污、扩容、严管”四措并举,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实施,三年来共实施6700余个治理工程。深入开展入海排污口“查、测、溯、治、罚”专项行动。对港船泵站、天津港一号泵站等市政综合排口进行从源头防控到管网收集再到末端治理的系统整治,彻底解决了生活污水直排海问题。在海域污染治理上,深入推进港口、船舶、海水养殖和海洋垃圾等涉海污染源防治。

天津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实施“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全面开展岸线岸滩综合整治,滨海湿地修复面积达531.87公顷,整治修复岸线4.78公里,超额完成国家任务。大力养护海洋生物资源,严格落实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海洋捕捞总产量与2015年相比减少25%,增殖放流各类苗种近72亿单位。

天津建立实施湾长制,明确各级湾长的工作职责和管辖范围,建立问题、责任和任务三个清单,强化与“河长制”的衔接和联动,形成了“全面覆盖、分级履职、网格到源、责任到人”的海湾监管新模式。构建补偿机制,每月对各区地表水质量进行按月排名,实行“靠后区”补偿“排前区”,倒逼上下游、左右岸共同护河治水。强化执法联动,海警、生态环境、海监、海事、渔政等多部门联合开展“碧海”“春雷”等专项执法行动,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下一步,天津将以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为统领,以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围绕“三个治污”要求,持续深入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天津继续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深入实施入海河流“一河一策”治理,开展入海排污口“一口一策”分类整治,严格管控海水养殖、船舶、港口等涉海污染源排放,巩固深化渤海综合治理成效。坚持系统保护与科学修复并重,推进实施一批海岸带整治修复重大工程,加快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同时,积极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更加注重老百姓的亲海需求,努力打造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和亲海空间,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带来的福祉。此外,天津以突出问题为导向,落实5个精准(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准、措施精准)要求,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系统治理、精准施策和综合监管,持续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津云新闻记者董立景)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