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资讯中心> 城建> 正文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

近年来,随着天津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不断推进,压产能、调结构、减排放、促转型,标本兼治,精准施策,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已经成为常态。 本报记者 吴迪 摄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打赢蓝天保卫战,天津最近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8月底,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68天,同比增加20天,重污染5天,同比减少5天,PM2.5浓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0%,达到监测以来历史最好水平。

成绩的背后,是天津瞄准“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目标,牢牢抓住“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总抓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扎实举措。现如今,天津上空的“颜值”变得越来越高,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常态。

在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屏幕上,闪动着的是来自全市395家重点企业、涉农区646个高架源监控点的实时排放数据。“目前,我们已经实现对重点企业的废气排放在线监控,其余5600余家工业企业安装工况用电监控系统,实施24小时动态监控,每日向各级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发布污染源自动监测超标信息。”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孙猛表示。

2018年,天津全面启动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以来,全力破解“钢铁围城”,一方面舍得投入,退出静海区天丰钢铁、轧三钢铁,北辰区江天重工3家钢铁企业;另一方面,全力推动保留的4家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目前,4家钢铁企业单日污染物排放总量从2018年的约51吨下降到12吨以下,减排幅度达到了76%。在调结构、控污染的同时,天津通过在线监测、“千里眼”卫星排查等实现了24小时实时监测。严密的在线监测系统生成了海量的数据,为天津市实现精准治污打下了坚实基础。

精准治污下,“天津蓝”长留津沽大地。

2017年,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要严格中间地带规划管控,形成绿色森林屏障”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生态格局重构重塑,切实筑牢首都“生态护城河”。

绿色生态屏障区建设以来,先后启动子工程195项,完成拆迁630多万平方米,撤销取缔工业园区23处,采取原地改造提升、搬迁、关停取缔等措施,整治“散乱污”企业约3000家,建成生态路、绿道150余公里,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余亩。经过近4年的建设,一座南北长约50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面积736平方公里,涉及滨海新区、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宁河区部分区域的绿色生态屏障雏形基本形成,初步呈现了“生态屏障、津沽绿谷”的特色风貌。

西青生态廊道是天津市“津滨”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的关键节点之一。从市中心向南驱车半小时,就可来到位于西青区王稳庄镇境内的西青生态廊道。这一生态廊道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新栽植树木13万余株,片区内湿地湖岛相间、阡陌稻田交错,集林、田、水、草为一体,一派田园风光,成为天津市民周末休闲的又一好去处。

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为城市新添了一叶“生态绿肺”,也正在成为“绿碳银行”。“据测算,当前绿色生态屏障区碳汇约为每年12.6万吨,而根据屏障区总体规划、造林绿化专项规划测算,到2035年,屏障区碳汇将达到每年约20.6万吨。”天津市低碳发展研究中心规划部门负责人赵翌晨说。

事实上,天津的低碳探索一直在路上。

初秋的午后,走进中新天津生态城不动产登记中心,这是天津首个认定的“零碳”建筑示范项目。登上建筑顶层,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地铺设在楼顶,而在该建筑周边的地下,44口深120米的地热井,为建筑的冬季供暖、夏季制冷提供着能源。“整个中心建筑面积3467平方米,已经完全实现了能耗的‘自给自足’,可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9吨,相当于种树3000棵。”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于晓明介绍说,该建筑通过对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最终实现零碳运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推动建筑领域“降碳”仅是天津实现“双碳”目标诸多路径中的一条,与此同时,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推进工业智能化低碳化、打造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倡导绿色低碳行为方式、提升碳汇储量、强化“双碳”科技支撑等诸多路径也在协同系统推进。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生态宜居现代化天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温武瑞表示。(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