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遍全城都是景!今年9月,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开启“从绿地到绿地”模式,打造32.1公里绿色廊道,串联全域海景、湖景、河景、城景,让市民游客逛遍全城满眼是景,该工程将于明年贯通。
为更好地打造绿道品牌、提升公共空间活力和居民幸福指数,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启动32.1公里的线性绿色廊道系统建设,将各具特色的海景、湖景、河景、城景串联起来,开启“从绿地到绿地”的生活和游赏新模式,骑遍全程不出公园,让市民尽享“绿色福利”。该项目将于今年9月开工,计划明年将实现贯通。
32.1公里绿道“微更新”
从开发建设之初,生态城就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道路绿化经验,拓宽绿化带,并注重对慢行系统的建设。
生态城规划的人行步道和小区绿道密度为9.4千米/平方千米,远远大于机动车4.3千米/平方千米的道路网密度。在生态城内,慢行系统遍布居住社区、商业设施、景观开敞空间等处,形成了充满活力的慢行网络。在2017年编制的《中新天津生态城绿道系统专项规划》中,生态城还规划了滨海观鸟、河湖观光、海洋休闲等6条不同主题的特色线路,让绿道成为重要的生活空间和旅游资源。
为更好地发挥绿道功能、打造区域品牌,生态城围绕线路通达和景观优美两大关键指标,对现有绿道系统进行了“全面体检”,并划分为基础优秀、良好、不足三种级别。根据绿道现状,确定了一期绿道规划和改造方案。
一期绿道改造项目
一期绿道改造项目西北部以蓟运河为界,南至永定新河,东至印象海堤、贝壳堤湿地公园等,规划面积约26平方公里、总长度约32.1公里。
“基础优秀”绿道
针对路面情况较好,道路宽度基本满足要求的“基础优秀”绿道,如南堤公园、印象海堤、甘露溪、遗鸥大道等区域的绿道,生态城将对其进行简单提升,统一设置生态城绿道LOGO,并对自行车骑行与慢步道路进行分界。
“基础良好”绿道
针对静湖、蓟运河段、永定洲公园等区域的部分“基础良好”绿道,生态城将对现有景观进行提升改造,让植物风貌能够更好地展现出良好的生态基底。
“基础不足”道路
针对一些正在建设中的“基础不足”道路,生态城在加快道路施工的同时,精心设计绿道景观,打造以人为本的慢行系统。
打造绿道系统升级版
好的绿道应该是以“人的感受”为尺度,打造步行友好、功能混合的公共场所。生态城的绿道规划将通过建品牌、联绿道、聚生活,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和居民幸福指数,将生态城绿道打造为充满特色的城市脉络和全新城市品牌。
“建品牌”
“建品牌”即把具有生态城特色的标识和IP充分融入到绿道建设中 ,如在入口标志物、地面、室外游乐设施等处,强化绿道标识,打造有辨识度、记忆点的城市空间。
“联绿道”
“联绿道”则是要对规划范围内的32.1公里绿道进行贯通,并从游步径路线、路面、标识、设施、绿化方面,实现对绿道系统的全面联通 ,构建一个完善畅通、宜行舒适、充满活力的慢行网络。
“聚生活”
“聚生活”就是在绿道内增加服务驿站、公共卫生间、运动场所等服务性设施和休憩节点空 间,为市民亲近自然和游客观光体验提供场所。绿
道系统还将与周边小区和社区配套相连,创造出“从绿地到绿地”的游赏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
结合区域智慧城市建设,生态城还将对绿道系统进行智慧化提升,通过智慧停车、智能安防、智能照明、环境监测等模块,让绿道系统为市民出行提供更优服务。
构造“一环+一廊+一湖”绿道空间
生态城此次绿道规划设计充分考量区域自然环境,将绿道系统融入海洋、河湖、城市三大生态背景中,形成“一环+一廊+一湖”的绿道空间结构,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创造亲近自然的美丽空间。
“一环”
即多风貌景观特色环 ,主要包括南堤滨海步道公园段、印象海堤段、遗鸥大道段、甘露溪段、中央大道连接段、中新友好公园段、故道河段、蓟运河段、永定洲公园段 等;
“一廊”
即城市生活体验廊 ,主要为生态谷 段落;
“一湖”
即河湖观光区,主要为静湖段落。
基于绿道空间结构和沿线景观特点,绿道系统整体将呈现为海堤观潮、滨海观鸟、运河湿地、河湾风情、生态绿谷、文化绿廊和碧湖观光七段主题风貌,系统展现生态城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
绿道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将成为生态城重要的标志性景观和承载休闲娱乐、健身运动、旅游观赏功能的有效载体,让市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绿色福利”、提升幸福指数,推动生态城打造“步行和骑行友好城市”样板。(津云新闻编辑孙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