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海事法院通过诉前调解程序高效化解一批债务纠纷,帮助一家国有企业赢得了资产优化升级的空间,同时为多家民营企业债权提供了司法保障。
涉案国企作为某大型国有集团在本市滨海新区设立的子公司,经营港区码头及相关业务,被认定为“天津市科技领军企业”“滨海新区战略信息产业领军企业”。受疫情影响,该企业在优化经营模式、洽谈资产收购期间,与多家原合作伙伴发生债务纠纷。多家民营企业先后向天津海事法院提起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保全财产总金额近4000万元,并在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冻结银行账户后,相继提交了起诉材料。
针对同一企业频发的起诉引起法院重视,经向各方详细了解情况,并征得当事人同意,法院启动了诉前调解程序。法官发现,案件集中爆发,源于各债权人对该企业履行债务能力产生信任危机。为依法有效保护各方当事人权益,促使纠纷化解,法官专程前往该企业了解情况。企业相关负责人对法院主动调解、服务企业的做法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当前资产整合及增资计划,对已发生的纠纷提出明确可行的解决方案。
随后,法官向各债权人如实反馈,尤其是该企业经营有序,码头、库房、岸边设施等产权清晰,希望各债权人可以协助被告资产整合做出适当调整。最终,各方陆续达成和解协议,提请法院出具调解书或申请撤诉,被告的银行账户及时解冻。至此,民营企业债权得到了司法保障,国有企业也赢得了资产优化升级的足够空间,企业切身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和天津营商环境的“热度”。(津云新闻编辑孙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