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海绵步道
新区有效利用外调水,减少开采当地深层地下水,加大开发利用再生水、海水淡化水和雨洪水,形成不断优化多水源、分质供水的供用水配置格局,近年来形成了由新区节水办—街镇—居委会(村)及新区节水办—各开发区节水管理部门—用水户组成的节水管理网络,建立起三级管理网络的节水架构,开展全民节水行动
截至2020年
◎滨海新区累计创建天津市节水型企业(单位)152个
◎建成天津市节水型居民小区176个、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215个
近日,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全国350个县(区)达到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滨海新区光荣入选。截至目前,全国共公布三批616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天津市有滨海新区、和平区、河北区等9个区入选。
建立三级管理网络节水架构
自2016年开展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创建工作以来,滨海新区立足新区水资源条件,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需要,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水减排、构建人水和谐社会为根本,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优化调整经济发展规模、布局与结构,把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在合理水平。新区有效利用外调水,减少开采当地深层地下水,加大开发利用再生水、海水淡化水和雨洪水,形成不断优化多水源、分质供水的供用水配置格局,近年来形成了由新区节水办—街镇—居委会(村)及新区节水办—各开发区节水管理部门—用水户组成的节水管理网络,建立起三级管理网络的节水架构,开展全民节水行动。新区制定出台了《滨海新区计划用水管理规定》,规范各区域的管理程序,统一计划用水管理模式,整合节水信息资源,开发建设“滨海新区节水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滨海新区内各节水办和用水户的信息网络化管理。
多措并举创建节水型社会
持续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创建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格外显眼。记者了解到,生态城大力推广使用非传统水,坚持“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多渠道利用雨水资源,节省了大量优质水。通过建设包括下沉绿地、雨水花园、旱溪、透水铺装等多类型海绵渗透措施,结合增设的海绵设备,达到雨水控制效果。以美嘉园小区为例,小区内所有硬铺装停车位采用可渗透植草砖地面;儿童活动区采用透水塑胶地面;部分人行道采用透水彩色砼地面、可渗透地面,地面下均设有排盐系统;建筑落水口处采用雨水簸箕去污消能,经渗管排入雨水花园;道路与绿地采用控污型雨水口收集雨水,导向雨水花园,再接入雨水管网进一步回收利用。
新区企业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成功入围2020年度国家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企业,以单位产品取水量3.15吨的先进指标位列乙烯行业榜首,成为具有引领示范和典型带动效应的水效领跑者。据了解,中沙石化通过降低循环水系统氯离子浓度,将两个循环水场浓缩倍数分别由2017年度的5.29/6.08提高至5.47/6.38,从而减少新水补充量;延长化学水站膜运行时间,减少反洗频次,脱盐水制水系数已由2017年度的1.2降低至1.15;定期检测并及时更换泄漏疏水阀,回收管廊凝液,蒸汽冷凝水回收率已提高至83.16%;本年度扩能检修期间,将二循清洗用水经由旁滤引入一循系统,作为一循开工前系统清洗、预膜用水,重复利用4万余吨水资源。
新河街组织节水专题讲座,开展“节水宣传周”活动,张贴《节水倡议书》,成立节水志愿者服务队,利用楼宇电子屏、宣传栏、新河“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介质多角度、全方位宣传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街道全部采用高效节水器具,通过开展节水型公共机构创建活动,发挥了公共机构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截至2020年,滨海新区累计创建天津市节水型企业(单位)152个,建成天津市节水型居民小区176个、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215个。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市水务局的指导下,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滨海新区将继续落实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的各项要求,在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等各个环节将节水摆在优先位置。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政策宣传和价格杠杆调节,无论是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还是在生产生活上,都将把节约用水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将水资源节约利用、循环利用,减少新水取水量和污水排放量等转化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废水偷排、污水直排、雨污不分等情况正在得到有效治理,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率提高,达标排放再生水回用生态环境量越来越多,让新区的水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津云新闻编辑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