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居民成为挂甲寺街新城小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铁粉”,每日排队购餐。
在南昌路45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聚在一起下棋。 本报记者 尉迟健平摄
艺术使人年轻。家住河西区桃园街泰达园社区的邹增女士,看起来是刚刚退休的状态,可实际已经78岁了。过去,她是学校里的音乐老师,如今,她是街道社区的文艺骨干、文化活动骨干。重阳节来临之际,她来到桃园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参加学做手工皂的趣味活动,活动后即在老人家食堂用餐,生活格外充实。“保持乐观的心态,融入社区居家养老生活,这是我年轻的秘诀!”接受记者采访时,邹女士自豪地说。
“像邹女士这样的老年人,在我们这里还有不少。”河西区桃园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坐落在越秀北路连荣里大楼,接受记者采访时,连荣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海燕告诉记者,自8月20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在这里办理居家养老惠民卡,定期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已经达到910人,中心已经为他们提供各类服务8400余次。
依据老年人步行范围划定0.7公里半径,构建居家养老“15分钟服务圈”,近年来,河西区聚焦区内老年人群体,积极探索创新养老事业发展,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建设,推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格局,让全区老年群众安享“住在自家、乐在社区”的幸福晚年。目前,该区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6个,总面积达到1.2万余平方米,85858590电话服务热线和“一键通”应急呼叫网络同步试运行,全区统一、互联互通养老服务平台已在区、街道、社区三级逐步开通使用,为全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急、家政等多种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坚持合理化布局,嵌入卫生服务功能,融合品质城区建设,打造无障碍适老设施,全区居家养老服务载体建设初具规模。”河西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欣说,在积极推动载体建设的同时,该区聚焦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招商的方式,引入社会化片区运营商,实施片区化管理,以老年人助餐为切入点,探索互助养老新模式,让居家养老衍生出更多暖心服务。“目前,全区居家养老服务载体中,已有17个载体开展现场制餐,每日助餐量达到近2000份。依托居家养老服务载体,我们提供照护、健康筛查等服务,还拓展推出家政、助洁、助浴、健康讲座、精神慰藉、文体活动等延伸服务,让老年人在社区就能解决各类精神文化和生活需求。此外,还通过载体中嵌入或依托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健康驿站,提供常见多发病诊疗、取药、特需上门等9大类服务,已累计服务老年群众3万多人次。”李欣告诉记者。(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