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由中交天航局提供
您可能没听过“寿光”这个名字,但一定吃过寿光生产的蔬菜──这里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被誉为全国的“菜篮子”。然而,这个全国“菜篮子”却接连两年被弥河洪水无情地掀翻。
2018年8月,台风“温比亚”让寿光成了一片泽国,弥河沿岸10.67万个大棚被毁,引发全国性菜价上涨。2019年8月,台风“利奇马”创下寿光市有水文纪录以来场次降雨最大值,直接损失92亿元。
两年连续遭遇超强台风袭击,山东决定通过工程建设补齐防洪短板,使弥河防洪标准全线达到50年一遇。
近日,由驻津央企中交天航局承建的弥河防洪工程顺利竣工,弥河防洪能力首次提升至抵御50年一遇洪水标准。天航人129天内切滩1.8公里,构建波浪桩2.9公里,护砌险段22.9公里,修筑顺河路9.43公里、堤顶管理道路78.4公里,修复道口工程20处,建设生产桥13座,打造出一条确保弥河行洪安全的“水上长城”,寿光这个全国的“菜篮子”将从此远离水患侵扰。
2019年12月26日,由中交天航局牵头组建的联合体,中标寿光市弥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地表水利用工程PPP项目,投资额20.48亿元,弥河流域综合治理升级之路由此开启。项目包括市政工程和水利工程两部分,其中,水利工程所含的弥河防洪工程投资5.64亿元,汛期来临前能否拿下成为守护蔬菜之乡安全的关键。
“我们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烟台公司弥河工程项目经理杨维阔感叹。受疫情影响,项目2月14日获得复工许可,3月3日才正式开工,而且施工战线绵延近99公里,这在中交天航局123年历史上还是头一回。项目班针对施工战线长、结构物多且分散的问题,把弥河流域分成了6个施工区段,全线平行分段同步施工。同时,在较远的1、5、6区设立项目分部,由项目总部统筹管理,保证汛前的防洪治理工程稳步推进。
人员受疫情影响短缺,导致工程进度缓慢。3月13日,施工人员仅106人,最关键的3片区浆砌石砌筑仅完成0.38%,负责的项目常务副总经理王庆涛慌了神。公司总部立即开展特别招聘,十天内十几位当地新员工入职,兄弟项目部也抽调骨干驰援,配齐了管理人员。“那段时间,项目书记辛红军招人招得有些魔怔,看到体格不错的小伙子,就要问人家‘愿不愿意来河里砌石头’。”项目工作人员笑着回忆。
到4月上旬,人员问题基本解决,工程终于像甩掉了缰绳的骏马,首次跑出“加速度”。他们挤时间、抢任务,一锤接着一锤干。为了确保节点工期,他们没了周末和休班的概念,挑灯夜战成了常态。
一山翻过万山无阻。最终35名现场管理人员,高峰时近千名工人,换来“7·10”节点完美收官,弥河洪水这条“苍龙”终将被缚住。“业主要求抵御50年一遇洪水,但我们完全满足100年一遇标准。”天航人自信地说。(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