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起笔落,从容不迫。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贫困残疾人就业托养扶贫车间里,陈彦广正在进行数字油画创作,这是他现在的工作。由于个人身体原因,他不能干重活,看着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因自己更是“雪上加霜”,让他一度很颓废。“现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挣钱补贴家用,这让我重拾对生活的信心。”陈彦广说,在该车间里,和他一样身体“不便”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约百名左右,“真的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方便’。”
该扶贫车间由天津市西青区定向帮扶,天水甘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承接,目前,实现了集康疗、托养、培训、就业四位一体,通过扶智与扶技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助残扶贫新模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统“输血式”的扶贫方式显然已经不再适用,“造血”才是唯一出路。“康养、托养只是手段,培训就业让他们实现‘自立’才是最终目的。”天水甘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娟介绍道,车间建立的初衷,就是要着力解决贫困残疾人就业难问题,助推脱贫攻坚。
陈彦广便是经过培训后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我是参加第三期培训的学员,指导老师对我们也很有耐心。”陈彦广说,在这里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目前他已经是文创车间的负责人,在成就了自己的同时也在努力的去帮助别人。
在隔壁的车间里,罗建红正在为手中的电器塑料件进行去刺加工。“我3岁的时候摔了,脊椎受伤导致双腿残疾。此前,辗转于姐姐弟弟家,感觉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提及自己的往昔,罗建红有着说不出的心酸。
“现在每月可以拿到2500元的工资呢,周末回家还可以用自己挣的钱给侄子买零食、买用品。”对于现状,罗建红显然比较满意。“我现在感觉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麦积区残联理事长杨高勇指着忙碌在车间的工人们说,根据他们的不同状况,车间设立了不同的岗位,可以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同时在这里,吃住有当地政府统一负责,他们基本没有开销,只管负责生产加工,只要稍加勤快,每个月至少有2000多元的进账。
对于大家健康状况的保障,杨高勇说,车间专门设立医务室,有专职的医务人员,每周都会进行至少两次的简单体检,定期还会组织全面体检,保障大家身体健康。
为了让大家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该车间先后进行了手工艺技能、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绘画等各种不同技能的培训班,以期让每一个学员在扶贫车间学有所长、学有所得。(津云新闻记者朱绍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