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资讯中心> 天津> 正文

殡葬服务有何变化、清明期间如何祭扫 天津市民政局权威解答

3月5日下午召开的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丽红介绍了落实做好《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情况。

刘丽红介绍道,民政服务机构重点保障的是老年人、孤残儿童、精神障碍患者、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人群。 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些群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各区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市区两级民政干部积极响应、全员上阵、全力奋战,严防严控严查,实现了民政服务机构确诊病例和疫情传染双“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群体,要加强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对民政服务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立即部署,民政部门连夜起草贯彻落实措施,市指挥部迅速出台了政策文件。

刘丽红就有关情况做了介绍。坚决固守养老服务机构防线。 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下午,全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市民政局立即对全市养老机构实施全封闭管理,严把入口、自我保护、监控“三道关”,提出机构内场所消毒通风等13条硬要求,实现了养老机构老人和工作人员零确诊、零疑似。接下来,市民政局将采取更加“硬核”的措施,坚决筑牢养老机构的安全围墙。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三个严控”做实封闭管理。继续保持高风险层级管控,不接待走访、慰问和探视老人的外来人员,严控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严控回家过春节老年人返院措施,严控外来物品入院。“一个主责”强化内部管理。压实养老机构党政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实施24小时应急值班执守和日查日报,持续加大宣传引导,深层次排查接触史,严格做好无死角消杀、个人防护、老人和工作人员心理疏导等工作。“双管齐下”做好物资保障。与市指挥部物资调配保障和群众生活供给保障组密切协作,广泛发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捐赠物资,通过政府支持与社会发动双向并举,保障养老机构防控物资和生活物资供应。及时满足用工需求。去年,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了一揽子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举措,成立了养老服务科研中心,在高等院校增设了养老服务本科专业,特别是将养老机构护理员纳入了“海河英才”计划,扩大了人才培养招录规模,为疫情期间平稳有序做好养老机构老人护理防护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市养老机构用工较为平稳,市民政局将进一步与人社部门密切配合,随时关注养老机构用工需求,及时做好用工招聘等工作。

精心守护儿童福利机构内孩子身心健康。 把握儿童福利机构收住的都是孤残儿童的特点,在全面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基础上,同步做好疫情防控与机构养育工作。一方面,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严格对标民政部指南要求,压实检查、报告、消毒、分区、应急、物资保障、心理疏导等责任;建立“日报告”制度,实时监测机构内儿童和工作人员身体状况,确保“双安全、零感染”。另一方面,密切关注机构内养育儿童身心健康,根据冬春交季季节天气特点,精心照料机构内儿童日常生活,增强儿童自身免疫力;做好机构内养护教育,确保儿童身心愉快。对于新接收的弃婴弃儿,市民政局会第一时间送医疗机构隔离观察、医疗救治,满14天经医疗机构确诊排除新冠肺炎的,再进入儿童福利机构集中养护,严防输入型病例。

持续加大精神卫生福利机构防控力度。 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主要收治特困人员中的精神病患者,是政府兜底保障对象中的重中之重。市民政局将继续实行院内住院区域封闭管理,严格细化门诊接待区域的隔离、消毒和人员管控工作。严格落实市防控指挥部的工作要求,对拟收住的特困人员中的精神疾病患者、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以及公安部门移交的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统一集中至塘沽安定医院进行隔离诊疗。对其中确诊非新冠肺炎的特困人员,及时做好接收治疗。

牢牢把住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出入口”。 流浪乞讨人员大都来自外省市,具有不确定性的高风险,疫情期间,全市救助工作者迎难而上,严细求助接待、进站安检、站内防控等进出站工作流程,共救助了398名流浪乞讨人员,没有发生一例流浪乞讨受助人员感染事件。同时,积极配合公安和街乡镇保持高频次街面巡查救助,对流动人员特别是精神障碍患者及时救助、应救尽救。接下来,市民政局将在继续确保“应救尽救”的基础上,对于临时遇困的外省求助人员,按规定先行送往政府指定的集中隔离观察点进行14天隔离医学观察,观察期后没有出现异常情况的,由救助管理机构予以分类救助。此外,如果发生救助管理机构收住能力饱和、不能满足求助人员临时住宿需求的紧急情况,市民政局也制定了相应预案,由坐落地政府开辟临时庇护场所,确保让每个求助人员都能得到及时救助。

广泛推行文明殡仪服务。 疫情期间,为了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病毒传播渠道,全市殡仪馆暂停了遗体停灵、守灵、告别、祭奠等活动。市民政局对殡葬服务机构的业务窗口、卫生间、遗体接运车辆、火化区、骨灰安放区等场所都采取了严格的消杀和防护措施。需要提醒广大市民注意的是,目前各殡仪馆严格实行车辆管理,最多允许一部家属车辆、两名亲属进入业务区域。这是疫情下减少人员聚集的必要措施,请大家理解。虽然殡仪馆暂停了一些祭扫服务,但是“3000元一站式全程文明殡仪服务”没有停,4000084890殡仪便民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目前已经接待群众电话咨询7400多个,办理殡仪服务业务1100多单。

大力加强特殊群体兜底保障。 市委、市政府时刻关注机构外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布了临时救助服务电话,简化了社会救助申请审批手续,实施了残疾人“两项补贴”在线办理,对证明材料实行了容缺后补,启动了价补联动机制,联合市妇儿工委、市妇联依托12338服务热线,加强了困境儿童的主动发现和临时照料服务,通过一系列举措,确保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及时得到关护照料。下一步,市民政局将持续关注这些困难群体和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指导社区做好照料服务;组织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联系帮扶一线医务人员家庭,协助做好其共同居住的父母、子女的照顾。同时,对因疫情滞留在津、生活确有困难的外地人员给予临时救助,坚决守住疫情期间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有记者提问道:“在疫情防控期间,如何为群众提供必要的殡葬服务?清明节将至,各殡仪馆取消了祭扫接待服务,市民在家中怎样祭扫亲人?”

刘丽红回答道,目前,市民政局在保证殡葬基本业务正常开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服务的便民化,例如:为减少疫情期间人员聚集,适当延长骨灰安葬期交费时间,今年上半年安葬期满应缴费的,缴费时间延长至今年底;对群众申请参加骨灰撒放、植树区骨灰安葬、节地生态安葬的预约需求,认真做好登记工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同时通过开展“3000元一站式全程文明殡仪服务”,减轻群众治丧负担。

刘丽红还说道:“近期,大家通过各类媒体,看到了清明期间殡仪馆暂停集中祭扫、节地生态安葬、骨灰撒放、集体共祭、社区共祭等人员聚集性活动。我们建议市民采取家庭‘云’追思、书写寄语等文明新风祭扫形式祭奠亲人。目前,我局正在开发网上祭扫平台,通过互联网免费为市民提供服务,清明节前可以上线使用,请市民朋友们关注天津市民政局的官网。同时,借此机会,向大家发出倡议,疫情让我们每个人更加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百善孝为先,祭而丰不如养之厚,父母家人有生之年,好好守护、尽心照料。亲人离去,一束鲜花寄托哀思,厚养薄葬,不留遗憾。”(记者 侯沐伟 张赫洋)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