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定“一份大全”,汇总整理了国家、市、区各个层面出台的30条人社领域政策内容,详细列明了政策要点、联系电话、全文链接、相关解读等内容。
■ 建立健全“对口包保、联络专员、定期调度”三类机制。摸清企业复工整体情况和缺工企业详细情况,24小时不间断即时对接、实时监测,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精准服务。
■ 制定“盯、帮、送、抢、促”五字工作法,打好“复工战”。建立重点企业台账,力求做到“一区一策”“一企一策”,分区域、有侧重地为企业输送人力资源。
■ 构建“市—区—开发区(街镇)—企业”互联互通的用工保障“立交桥”,建立重点企业用工“直通车”,维护好人力资源“蓄水池”,用好线上“招聘网”。
滨海新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这个关键前提下,全力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自2月1日以来,新区人社部门已相继出台20项服务保障措施、27条企业复工指引、复工企业缺工问题指导意见等文件。同时对区域内368家劳务派遣机构系统排查,经初步统计,新区已有150余家企业提出用工需求,需求人数1.6万余人。此外,新区人社部门支持各开发区人社局做好原有职工返程工作,开展线上发布招聘信息,积极组织网上报名;开展远程视频面试,尽快帮助企业缓解用工问题,确保全区有力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新区人社部门建立了区人社系统企业复工指挥体制,健全完善“企业缺工包保服务机制”,成立了8个包保服务组下沉到各开发区、街镇和重点企业,全维度、多层级保障重点企业用工。
制定“政策大全” 实现政策清晰
复工不打无准备之战,区人社局制定了“一份大全”,实现政策清晰,让企业更全面、更准确了解掌握并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措施。新区人社部门汇总整理了国家、市、区各个层面出台的30条人社领域政策内容,详细列明了政策要点、联系电话、全文链接、相关解读等内容,形成一份“政策大全明白纸”,并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对外公布,方便企业查询使用,也让各项工作在推进落实过程中有了“指南针”。
制定“三类机制”确保服务有力
为确保人社系统服务企业复工达产工作畅通有力,新区人社部门建立健全了“对口包保、联络专员、定期调度”三类机制。对口包保机制就是按区域分块,成立8个工作组,对口包保各开发区、街镇,深入一线摸清企业复工整体情况和缺工企业详细情况,做到底数清晰。联络专员机制就是每组确定一人作为固定服务专员,负责24小时不间断即时对接、实时监测各区域和重点企业。定期调度机制就是指挥长定期听取8个工作组工作情况,在市级、区级层面统筹调度,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精准服务。
制定“五字工作法”落实包保机制
在企业缺工包保服务中,新区人社部门制定“五字工作法”落实包保机制。各工作组按照“盯、帮、送、抢、促”五字工作法,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地打好“复工战”。“盯”就是聚焦用工需求,紧盯关键问题,建立重点企业台账,精准解决企业困难。“帮”就是开发区、街镇需要什么就帮助做什么,重点企业存在什么困难就帮助解决什么,力求做到“一区一策”“一企一策”。“送”就是送政策、送服务、送人力资源,提供扶持政策咨询服务,整合各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分区域、有侧重地为企业输送人力资源。“抢”就是抢时机、抢人才,在本市无疫情或低风险区域、在全国疫情低风险的人力资源供给基地深挖潜力,多方位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促”就是在通过稳岗补贴返还、小额担保贷款等方式稳企业、稳岗位的基础上,统筹促进并同步做好扩大就业、技能培训、重点群体就业、东西部帮扶等各项工作。
确定“四项重点”保障企业用工
区人社局确定了四项重点,保障企业用工。构建“市—区—开发区(街镇)—企业”互联互通的用工保障“立交桥”,通过协调市人社局、区级相关部门,通过联系各开发区、街镇和重点企业,采取余缺调剂、员工共享、定向招聘等方式,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重点企业用工“直通车”,针对企业原有职工回流困难等情况,对于外地职工居住相对集中的,协调区交运部门,力争开通“家门—车门—厂门”接送直通车,点对点做好企业用工输送。维护好人力资源“蓄水池”,结合企业用工需求类型,与24个外省市区级人力资源供给基地保持联系,与海河教育园等合作院校深度对接,提前谋划、及时反应,有效缓解用工缺口。用好线上“招聘网”,充分利用泰达人才、海河人才、天保人力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线上服务对接,通过微信、APP等渠道定向发送用工信息,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用工支持。(津云新闻编辑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