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报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导致一些人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和行为问题。为此,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师生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从1月29日起在“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微信公众号上陆续推送科普文章,包括针对大、中、小学生的防疫心理干预与辅导,开展防疫心理的宣传工作、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面向市民和家长开展的网络心理辅导服务工作等,积极参与干预和辅导由疫情引起的心理问题。昨天,由该学部教师周广东撰写的《认识自己 战胜疫情》已发表于该学部公众号上。
作为普通民众,特别是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及其家属、密切接触者以及医护人员,在此时期如何调解自身情绪非常关键。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天津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市社科联副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白学军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建议:要战胜此次疫情,须树立信念、信心和信任的心理。
首先是信念。信念是一个人对事情的判断、观点或看法。正确的信念有利于人们做出正确的行动决策,通过努力,成功实现目标。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一疾病,每人对其的判断、看法会直接影响个人行为。我们应该形成这样的信念:人类在繁衍和生存的过程中就一直是与各类疾病做斗争,虽然各种疾病刚爆发时来势很猛,但是最后都被人类所战胜。因此,我们应该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样的信念。
其次是信心。信心是个人对某种行为取得成功的预期结果的相信程度。信心能使人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在面对困难时会表现出百折不挠、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行为。面对疫情,我们的信心来自于这些天里发生的变化:一是大年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对疫情防控特别是患者治疗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和部署,极大地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使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治工作驶上快车道;二是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立即行动,驰援武汉,全国一流的医学专家深入第一线,开展治疗工作;三是“出门戴口罩、及时洗手、注意房间通风”等好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社会风尚。信心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一旦产生,会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毫无畏惧感和战无不胜感。通过科学防治,此次疫情一定能够被战胜。
最后是信任。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相信并做出的托付。面对疫情,如果你是患者本人或亲属,请相信医务工作者,他们会全心全意地进行治疗,并期盼患者早日康复。如果你是疑似患者,也请你相信医务人员,因为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相互信任,会使患者本人产生高兴、希望等积极情绪,这种积极情绪会使治疗效果倍增。相反,相互的不信任会使患者产生更强的恐惧、害怕等消极情绪,从而干扰治疗效果、加重病情。
因此,要战胜疫情,我们必须有“三信”心理,信念、信心和信任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