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岁的西青区精武镇兴旺里社区居民闫红革在11年里献血127次,捐献血小板240个治疗单位。从2007年到2018年,闫红革几乎每个月都要到血站无偿献血,用自己的爱心书写着大爱情怀。
无偿献血挽救生命
昨天上午,记者在精武镇兴旺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见到了闫红革。闫红革拿到第一张《无偿献血证》,是在2007年。那一年,由于婆婆生病住院,闫红革每天都到医院照顾婆婆。正是在此期间,她看到了无偿献血的宣传,了解到关于无偿献血的相关政策及挽救生命的真实案例,让她萌生了参与无偿献血的想法。
但是,由于家人不了解献血方面的知识,一直反对。闫红革耐心地为家人讲解,还将献血助人的案例分享给家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闫红革得到了家人的同意,来到血站第一次献血。开始几次,闫红革捐献的是全血,后来她从血站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献血分为捐献全血和捐献成分血两种类型。由于捐献全血的两次献血时间间隔不能低于六个月,为了帮助更多人,闫红革便开始捐献成分血。“捐献成分血的两次单采血小板的间隔期一般为半个月,所以我就开始捐献成分血,半个月就能献一次。”闫红革说。
11年的献血路
此后,每个月去血站献血两次已经成为闫红革的习惯。每次去献血,闫红革要倒乘两趟公交车到天津市血液中心,往返路程再加上献血,要用去她大半个休息日的时间。就这样,闫红革的献血之路一走就是11年,献血最多的一年,她曾捐献了23次成分血。11年间,闫红革还获得过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2018年11月,60岁的闫红革已经达到了国家规定献血年龄的上限,完成最后一次献血后,闫红革说:“其实我还想献血,因为献血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直到现在,她每当看到手机中保留的那条“您的血液已经用于临床,您的爱心和奉献救助了病患”的信息时,都会特别怀念参与无偿献血的日子。
助人脚步不停歇
然而,闫红革从未停下她帮助他人的脚步。她在生活中是个热心肠的人,有一次,闫红革得知女儿同学的母亲马大姐突发急性脑梗卧病在床,家人不能全天照顾,她就主动接过了这一重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闫红革每天都按时到马大姐家,帮她做饭、收拾屋子,陪马大姐聊天解闷,直到马大姐基本恢复了自理能力,闫红革才放下心来。
此外,闫红革还是兴旺里社区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在社区组织的文艺演出、清扫社区、助老扶弱等活动中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我就是闲不住,看见社区哪里脏了,都想去管一下。”闫红革说,“其实,我做的都是小事,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能做的,我就做!能帮一把的,我就帮!”(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