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提高丹江口大坝水位,使库区众多村庄被淹没于水下,成为历史的记忆。移民搬迁新居之后,过上了新的生活,却割舍不掉思乡之情,一座山坳里的移民博物馆,让情感有了寄托之地。
鱼关在哪?
初冬的上午,山中的薄雾慢慢散去,树林、湖水、纪念碑,眼前的景色变得清晰起来,这里是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鱼关村,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刘海播向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就像中国随处可见的小村庄一样,默默无闻曾经是鱼关最大的特点,即使是在大比例的中国地图上,也很难找到这个地方。
在鱼关的每一个日子,33岁的刘海播都要围着淅川丹江移民博物馆的场地转上几圈,这位年轻的馆长,喜欢在山环水绕中走一走,听一听,摸一摸石碑上的名字。名字的主人,他认不得几个,名字背后的故事,却可以如数家珍——这些名字集合成一个共同的身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淅川移民。
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地处丹江口水库南岸原鱼关村的山坡高地上。距南水北调中线渠首30公里,现建有鱼关移民纪念碑、移民广场、移民纪念林、移民丰碑、南阳市移民教育基地、中共淅川第一支部纪念馆等人文景观。
丹江,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京津冀豫四地水之命脉,鱼关村曾经静卧在丹江岸边,直到2009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次第展开到了鱼关村这个地方。工程需要提高丹江口大坝坝体,增加库容,第一步就是要将待淹没区的农民转移安置到其他地方。
鱼关村形成于清朝晚期,有200多年历史,人均仅有半亩耕地。当时鱼关村的耕地有300亩位于水位线以下,工程完工后,绝大多数村民们将无地可种,因此成为了淅川县10个试点移民村之一。
“到现在正好10年,时间过得真快。“刘海播向来访者介绍,2019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5周年,同时也是鱼关村实施移民搬迁10年的日子。
2009年8月20日,历史上毫不起眼的一天,对鱼关这是必须纪念的时刻,这一天188户、893名移民搬迁到300公里外的唐河县,从此之后村落彻底消失,鱼关村变成了鱼关。
“早听鸟叫蝉鸣、晚枕水声入眠”,曾经是鱼关人最典型的生活方式,虽然称不上多么富足,但安闲的生活就这样延续了两百年,直到那“搬家”的一声令下。
很多移民都记得,搬迁的前夜,鱼关村里出奇的安静,村里人个个满腹心事,却谁也不愿首先控制不住、让自己的情绪决堤。
重土安迁,在中国人的词典里,家乡总是排在重要的位置。生于斯长于斯,家乡的一草一木, 一丘一壑,也许不是多么美丽的风景,却总是难以割舍。如果说当年的闯关东、走西口,还主要是个人生存的无奈选择,“出鱼关”则更多的承载了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为大我的南水北调移民情怀。当国家需要之时,即使再不舍,再留恋,也要在期限内按时离开。
常回家看看
“欲访淅川,必到鱼关。欲行鱼关,必敬移民。”探访者的一句留言,无意中为鱼关村这个已经淹没于水下的小村庄找到了最好注脚。
一夜之间,鱼关村实现了整体搬迁,整个村子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就此消失。不止是鱼关的893人,在整个淅川县有16.5万人需要搬离故土,去开始新的生活。
“故土被淹,族人离散,后代该拿什么凭吊先民、留住乡愁?”刘海播曾这样问过。同样发出过疑问的还有曹国宏,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河南汉子。“我老家就在淅川,移民有啥感情,我能体会。移民们最在意的,是魂归何处啊!”
一定要做点什么!那就立个碑吧!为了给鱼关移民留下根脉,在整体搬迁一年之后的2010年10月,刻有鱼关893名村民名字的”鱼关村移民纪念碑“被安放在了原来村子较高的位置,俯瞰整个鱼关水下旧村。整个碑高1.88米,象征着鱼关村188户村民。在整个丹江库区,这也是第一座移民纪念碑。同时,收藏有200余幅移民图片和100多件移民实物的淅川移民民俗博物馆开馆。
从此,远离故土的鱼关人有了可以常回家看看的地方。“当时主要是为了给鱼关这个村的人留下一丝怀念和记忆,没想到附近其他村镇搬迁的移民也来这里寻根。”刘海播介绍。
既然整个淅川的移民都来这里怀念,为什么不让他们能够在这里找到自己当年的痕迹呢?曹国宏、刘海播他们突然有了更大的想法。
但,想法变为现实,需要克服无数的困难,首先就是钱从哪里来?
为全县移民刻碑的消息传出后,无数人的神经被撩拨起来。
“我来出钱赞助!”淅川大自然旅游文化公司董事长周成保加入了进来;
“我来刻名字吧!”镇平县红奇石石材厂老板王吉运也加入进来;
“我们也来出点力吧”知名作家二月河、周同宾等也来了;
当地相关政府机构也来了;
……
就这样,在志同道合者们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10月25日,镌刻淅川丹江移民名字的移民丰碑一期工程在鱼关村开建,到2015年6月11日,总投资692.84万元,占地2万㎡的整个工程基本完工。全部10个乡镇、184个行政村,1276个村民小组的16.5万淅川移民的名字都被镌刻在了56座花岗岩石碑上。
“每座碑高2.6米,宽8米,重量接近50吨”,周成保介绍。“光字就刻了四十多万个。”
“56这个数字,大家都会明白是代表着56个民族,移民的名字也都是按照原来居住的村子排列,找到了村里的人也就找到了你自己。”刘海播介绍。
碑林建成之后,迅速成为当地重要的移民纪念基地。每年的清明节、农历十月初一、春节及五一、十一、寒暑假都有大量移民及关注丹江移民和南水北调的人士到此寄托情思。
“每当有移民来这里寻根时,我们都会免费提供和工作人员一样的工作餐,让移民感受到自己不是外人,这里永远都是你的根。”博物馆立下了这样的规矩。
鱼关村民搬迁十年之后,整个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群落,不仅成为移民们寻根的热土,也成为了当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今天,因为资金原因,进入博物馆的道路还没完全竣工,整个博物馆碑林只有一部分铺上了水泥地面,其余地方还裸露着碎石,但却挡不住参观者的热情。
昔日的鱼关村,安详的沉睡在水底;今天的鱼关移民博物馆,正成为历史的见证。守着鱼关,守着碑,守什么,要守多久?没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悠悠我心,日月可鉴,高天厚地,载我精神。移民不朽,移民精神永存。”著名作家水兵在参观之后写下的句子,也许就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