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座桥梁跨越三个世纪”,致力于解放桥相关研究的学者方博对解放桥有一句这样的概括。曾有历史地理学家将解放桥誉为“天津城市发展之象征”,这座和天津城市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桥梁,见证着不少历史往事,甚至在与外来侵略的对抗中曾经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地标:解放桥
地址:河北区三经路世纪钟广场
介绍:从浮桥到铁桥再到平转式开启桥,如今的双叶立转式开启桥于1927年建成,万国桥、法国桥,直到解放后更名为解放桥沿用至今,从名字上已经反映出时代的变迁。
日本军舰公然驶入 津城报业大声疾呼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解放桥几乎成了天津形象化的城市代表,介绍天津的很多杂志、明信片都是采用解放桥这个标志性建筑物,方博曾做过考证——其中有些用的都是军舰过桥的场景,“1929年日本军舰过解放桥的画面。”经过与当年《大公报》上一幅新闻图片比对,方博推测桥下的船只正是日本驱逐舰“槙”号。
不过,这并非一场中、日两国海军间的友好访问,而是日本军舰作为其本国武力象征,在我方当局毫不知情的背景下公然闯入天津内河。如此对中国主权的公然蔑视,在津城舆论界引发一片哗然,《大公报》《益世报》等各大媒体连续数日关注事态进展并持续报道。
九一八事变后,《益世报》也大胆揭露日寇罪行,大量刊登各地抗日新闻。1937年生宝堂先生接任报社经理后,继续坚持大量刊登各地抗战新闻和爱国文章。生宝堂最后受尽严刑折磨而死,《益世报》被迫停刊,不过当年《益世报》各种强有力的报道,让盘踞在天津日租界的日本人狼狈非常,影响力不容小觑。
阻断通路抵抗日侵 为中国军队赢时间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解放桥的建成促进了日租界码头发展。而在抗日战争期间,当时还被称为“万国桥”的解放桥,也曾阻断过日本军队过桥,为中国军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之后的第十天,日本政府召开会议,决定调集40万日军攻打中国军队,全面开始侵华战争。在当时,水上航运可由万国桥桥头直达日本各港口,日军进犯中国华北,由本土运往中国的军队和物资都必须经过天津。
1937年7月29日,天津抗战枪声打响,日本兵营、日本飞机场、天津总站、东车站(今天津站)一片炮火硝烟。据相关资料记载,日军的援兵沿着海河南岸向万国桥冲来,而此时的万国桥中跨之上的桥面在警报声中徐徐开启,桥头处用沙袋垒起的工事上架起了机枪,原来是驻守法国租界的法国军队以保护本国租界为名,拒绝日军通过,刚好帮中国军队赢得了时间。两小时激战后,日军终被逐出东站。法租界的“助力”并非心血来潮,在方博看来,这和解放桥建成大大提升了法租界地位不无关系,“解放桥连通之后,带动了当地发展,现在来看,法租界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之后,整体经济发展大有超越英租界之势。对这个区域自然重视有加。”
见证“以少胜多”
抗战期间发挥着如此重要作用的万国桥,也是一些抗日志士被迫害的历史见证者。天津著名报人刘髯公,当年便是在万国桥上落入日本特务设下的陷阱,死于酷刑折磨。创办了《新天津报》《新天津晚报》《文艺报》等5种报刊的刘髯公,九一八事变后坚持以报纸和刊物宣传抗日救国,1937年日军占领天津后,刘髯公停刊示怒。面对日伪政府的试图收买不为所动,直面残酷刑讯也以训斥、咒骂回击。为平民办报,不畏权贵、强权,在爱国报人之中他也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9年1月15日,解放军冲进市区,沿海河南岸插到了当时的万国桥前。我军派出1个排的战士从万国桥上游200米处强渡北岸,准备从桥北攻击敌人,同时另两排的战士猛攻桥南之敌。守卫大桥的国民党部队已得知上游桥梁失守,军心涣散,发现解放军攻到眼前,且还在渡河准备包抄,开始溃逃。
仅仅用了20多分钟,人民解放军以一连兵力,击溃人数庞大、武器先进、依托工事的国民党守军,占领了万国桥,俘虏敌军50余人。解放军的神勇气势,以及这场战争史上的精彩一役,万国桥,也就是今天的解放桥,成了最好的见证。
地标:金汤桥
地址:河北区建国道西口
介绍:1730年建成的东浮桥是金汤桥的前身,1906年,天津开通有轨电车,其中一条线路需要通过东浮桥到老龙头火车站,东浮桥于是被改造为用电力启动开合的钢梁铁桥,命名为金汤桥。寓意“固若金汤”的这座桥,是天津市现存最早建造的大型铁桥之一,也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平转式开启桥。
固若金汤之意 标志天津解放
金汤桥所在位置过去对岸是奥租界,史料记载,清雍正八年也就是1730年,随着人口的增多,城区的扩大,贸易的往来,使修建桥梁成为头等大事。当时各方筹集捐款,并请当时的建筑师设计建造了天津的第一座桥,由13条木船连缀而成,木船上铺设木板,当时名叫盐关浮桥,又叫东浮桥,金汤桥的前身。
如今坐落在河北区建国道西口的金汤桥,是1949年1月15日解放天津战役东、西两路主攻部队胜利会师之处。标志着天津的解放,也决定了北京的和平解放。
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人民解放军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向国民党守军发起总攻,打响了解放天津的战役。一番激战过后,突破外围城防,15日凌晨,东西对进的人民解放军在金汤桥会师,完成了之前东北野战军前线总指挥刘亚楼部署的“拦腰斩断”作战目标,切断了国民党守军的南北联系,彻底动摇了对方的信心。这场胜利会师成为全歼守敌的关键,而金汤桥也就此成为天津获得新生的起点。2005年对旧桥进行改造时,为纪念这一历史时刻,于旁边建立了会师公园。(津云新闻编辑孙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