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对于老年人来说,吃饭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大问题。为了让老人吃得舒服又方便,本市加大力度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今年将面向全市所有老人,在16个区的每个街镇、社区,建设“老人家食堂”和老年人助餐点,为老年人提供更符合身体需求和口味的饭菜。今天,记者获悉,为更好地完成助餐服务,本市引入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机构,建起老人助餐大数据平台,用智能化手段指导助餐服务资源合理配置。
作为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的河东区,致力于养老服务的创新,76个社区老年配餐中心,100%覆盖全区13个街道158个社区,引入10家社会餐饮企业负责运营。老人既能在助餐点用餐,也可以选择上门送餐。然而,一段时间过去后,这些配餐中心的运营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为每个街道都会独立选择配餐企业,配餐中心独立运行,但是很多街道,老人配餐需求有限,有的社区高峰时不过有20几份,少的时候只有三两份,这就导致配餐企业吃不饱,而街道之间信息又不互通,配餐资源存在一定浪费。
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合理利用配餐资源呢?近期,河东区搭建起智慧养老平台,用大数据实现配餐中心与老人的精准对接。眼下,各个街道可以随时上传区域内老年人的需求数据,平台再将这些需求合理分配到配餐中心。通过大数据的积累,还能对未来配餐服务中的特殊情况,实现提前预警,对区域内的配餐企业进行配置指导。目前,这套老人助餐大数据系统,已经在河西区、南开区等区展开试点,部分试点社区配餐中心实现了订单翻倍。未来,平台还将接入家政、理发等几十项养老服务和政府补贴,为老人精准对接。
为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本市提出要建立市级老年人助餐服务信息平台。各区可通过老年人助餐卡(实体卡或电子卡)、指纹检索、面部识别等方式,加强老年人助餐服务及补贴管理。同时,各种智能化设备也正在让老年人的“吃饭问题”增添“智慧”。近期,本市首批“为老服务智能配餐柜”,也在河东区二号桥街亮相,这是“中央厨房+配送+社区取餐、送餐”为老配餐模式的新尝试。虑到很多老人取餐时间不固定,为了保证老年人就餐安全,智慧配餐柜具有智慧保温、加热和消毒功能,保证每位老人拿到手里的饭都是热乎乎的。老人们不出社区就可以在智能配餐柜里领取到健康美味营养的午餐。本市还鼓励企业开发助餐服务应用程序(APP),实现网上点餐、手机点餐、电话点餐等多种方式点餐。
本市的老人助餐服务要实现广覆盖。从今年开始,将助餐服务在城镇全面开展,2020年起,逐步向农村地区扩展。通过“双补贴”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老年人餐饮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津云新闻记者 任悦 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