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资讯中心> 天津> 正文

红桥区政府信访办来访接待科科长李志亮 ── 为老百姓当差 就得担事管事

李志亮,红桥区政府信访办来访接待科科长。官衔比芝麻粒还小,可他管的事却够多,够宽,够大。煤水电气、小区管理、劳动纠纷、房屋争议、财产继承、拆迁补偿、低保救助、就业待遇……百姓烦心事,繁乱难理,只有想不到,不可管不到。眼前的事,管。过往的事,管。 哪怕是90年前旧事,他也不曾推托。“咱是给老百姓当差的,当差就得担事,管事。”

对百姓心怀敬奉,

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4月飞絮,满城串访。李志亮刚把一拨访客送出门,撩开飘絮,又攥住一个老太太,听她诉说,向她解说。一番温言热意,老太太留下联系电话,安安生生走了。记者正要上前攀谈,电话又来了,说是一个残疾信访人走不动了,困在了子牙河桥头。李志亮呼的一声跑去了。记者追上,但见他扶着一位拄着双拐的信访人,一边听他诉说,一边扬手叫车,“先送大哥去信访办坐下。”一声大哥,又如此殷勤,那人怒气消了大半,也回应道:“大哥,我在信访大厅等你。”李志亮看看日头对对表,“快中午了,得给他订饭。”看样子,今天李志亮又要自掏腰包,请上访人吃饭了。请贫寒访民吃饭,在李志亮这里早就是家常便饭了。热汤热饭、热脸热肠地敬奉着,人心就暖了,工作就好做了。

这位老太,来信访办上访,干脆住下了。碰上这样的老人,只讲政策,讲不通,生硬拒绝,更不成。李志亮只能陪着她,白天自掏腰包为她送餐,晚上把沙发垫给她铺好,脱下羽绒服给她盖上,自己则睡在光板沙发上。其间,老人夜半发急病,李志亮叫来120送医陪护。出院了,老人家拗劲不懈,又回信访办住下了。李志亮还是陪着。28天,李志亮没回一趟家,没说一句难听的话。老人不忍了:“大侄子,你也不小了,别跟我耗了。”李志亮说:“您老躺在这儿,我回家睡得着吗?您要是真心疼侄儿,就回家吧。”“我这把老骨头,扔哪里不足惜,可你,何苦给我垫背呢。”老人泪下起身,李志亮赶紧扶着,送老人回家。缠访户不再缠访,成了李志亮的忘年交。化戾为和,李志亮的挚友通讯录里有许多这样的缠访户。

“对百姓心怀敬奉,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李志亮的化心之术,没有绝招。

老百姓找你办事,

不能推

隆冬腊月,一对老夫妇抱着小孙女来诉:他们买了二手房,天冷才知道,原房主把暖气报停了,找供热公司开通供热,可人家按规定办事,供热期内就是不办恢复送热。天冷难挨,一家老幼求告无门,这才求到信访办。可涉访房屋、供热公司是市管单位,不归区里管辖。这事可推,但不能推。“您二老在这儿等着,我去。”找当事供热公司,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终让供热公司破例供热。老幼三口冒雪回家,一步就迈进了春天。

李志亮说:“老百姓找你办事,就怕推,推来推去,就把民心推寒了。”

一位八旬老教授,因儿子染上毒瘾,不得已把孙子送回外省老家上学。可老家教育部门说,必须让孩子户籍地教育部门出具证明,同意孩子在老家接受义务教育,才能接收。可几番奔走,有关部门都以无政策规定为由,拒开证明。一边要证明,一边不开证明,推来推去,孩子便被推到了校门外。老教授无奈,路过红桥区政府信访办就求上门来了:“这事你们管吗?”本以为人家还会推,可李志亮却说,“不管孩子在哪里,都得接受义务教育。这事不能推!”干信访30多年,去政府各部门沟通协调,走的都是熟门熟路,找的又是熟人,当天就把“证明”跑来了。孩子上学了,老人给红桥区政府写了一封感谢信:“李志亮同志的工作达到了‘理在情中走,情在理中行,情中有至理,理中有真情’的境界 。”区长袁家健批示:“李志亮同志的为民情怀和表现值得大力弘扬,人民公仆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就是要做到用心用情用力。”

为民当差,

享受信任与爱戴

这位老者,靠谁都靠不上了,去了一趟信访办,就交上了李志亮,就靠上了李志亮,靠李志亮给他找到养老院,靠李志亮给他跑来救济,靠李志亮给他打电话排遣苦闷。这位女士,三代人解不开一个死结,李志亮帮她跑了一年就活了,于是微信圈里又多了一个“老妹子”。夜半11时,一上访户屋墙裂了,翻开手机电话簿,就叫醒了“大哥”李志亮。李志亮袜子都顾不上穿,就跑去找旅馆,安顿一家人睡下。回家自己却睡不着了,时不时操起手机,翻看微信。他的电话通讯录、微信朋友圈里,上访人占去八成。这一众好友,多是弱势群体,低收入阶层,他们的合理诉求,他们渴盼的眼神,李志亮记在脑、挂在心,睡觉都得绷着几根弦呢。

帮人解了难,人家自然欢喜,免不了摆宴送礼,李志亮一概推谢。可若是请一碗喜面,他倒是乐得捧场,吃得酣畅。做信访30年,他吃了多少喜面,心里不记,肚里清楚。为民服务,官无大小,为民解忧,与民同乐,受用百姓信任和爱戴,那才过瘾。

去年春节,一帮山东民工找上信访办:“回不了家了,过不了年了。”原来他们在某工地劳作数月,过年了却拿不到工钱。“胆够肥!心够黑!民工的血汗钱也敢欠。”李志亮安顿好民工,就去协调主管部门出面,找到投资方晓以利害,严词训诫,投资方怕了,悔了,赶紧筹措资金,于大年二十七全数结清欠薪。民工喜得掉泪,捧着一面锦旗送到红桥区政府信访办,“有李哥在,过了年,还来红桥干活。”

记者看见,信访接待室一面墙上,层层叠叠挂满了锦旗,几乎都是访民送给李志亮的。同事说:“没挂出来的还有几大箱呢,都是上访人送的,李志亮可是我们的锦旗大户。”翻着一面面锦旗,成就与满足,亮闪闪挂在李志亮脸上。一面锦旗,就是一个暖心故事。满墙赞言,那是一个老信访写了几十年的爱民全书,是政府公信力在百姓心里树起的信仰……

“敬奉百姓,善待百姓,社会就安定,天下就太平。”(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