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清明祭扫时。刚刚过去的周末,我市迎来清明祭扫首个高峰。据民政部门统计,两天来,全市各殡仪服务场所共接待祭扫市民约31万人。
采访中记者发现,为了营造文明祭扫环境,各个殡仪服务场所缩小了焚烧区范围,甚至有的殡仪服务场所关停了焚烧区,取而代之的是用鲜花换烧纸,同时也利用时空邮箱、寄思墙等方式引导群众“简约祭扫”,群众对于文明祭扫的接受程度也是越来越高。
以往为了满足市民用传统方式祭扫的需求,各个殡仪服务场所设置了焚烧区,并派人及时清理纸灰。今年永安公墓在全市率先关停焚烧区,公墓内禁止明火祭扫,其他殡仪服务场拆除了大量焚烧区,改造文明祭奠区,增设文明祭扫帐篷,提供文明祭扫用品,凡参与文明祭扫的可免费使用。今年文明祭扫场所全面推行“简约祭扫”方式,即不烧纸、不抱逝者骨灰盒,用灵位牌或遗像进行祭奠。
据介绍,除了在殡仪服务场所推广文明祭扫,今年民政部门还将文明祭扫活动走进社区,让在校大学生走进居民社区参加志愿活动,用诗歌、演讲、话剧等多种形式进行“移风易俗”宣讲,用青年的新思想、新理念感染和引导旧俗观念的转变,发扬和传承优良的清明文化。(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