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指出,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建筑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和行动指南。目前,我市首批筹集的60幢、10.68万平方米小洋楼招商引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已有知名互联网企业、科技研发中心、企业总部、地区总部等10余家达成落户意向。同时我们正在与智能科技、生物医药等近20家意向企业保持密切沟通,洽谈项目落户结合点。”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人对记者说。
为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小洋楼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及修缮保护工作,在依法依规保护建筑遗产的前提下,提升合理利用水平,今年计划筹集百幢具备招商条件的小洋楼进行招商引企,吸引领军人才,打造智能创新产业基地。我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一大批风格各异的建筑文化遗产,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四合院、殿堂、寺院,又有西洋古典、现代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和城市景观。据了解,此前我市分六批公布了877幢、126万平方米历史风貌建筑。经梳理分析,将具有小洋楼风格的历史风貌建筑683幢,与近年来新建的小洋楼风格建筑26幢,共计709幢小洋楼纳入了招商引企数据库。其中,小洋楼最为集中的五大道街区现存历史风貌建筑440余幢,保留了爱国将领、外交界、文教科技界,以及北洋政府总统、总理、总长、督军等国内外知名人士的百余处旧居,见证了中国近代百年历史风云变幻。解放北路街区曾汇集了花旗、盐业、汇丰、东方汇理等数十家中外银行,是当时的北方金融中心,有“东方华尔街”之称,目前仍是国内外银行的聚集区。一宫花园街区完整保留了具有典型意式风貌特征的街心广场和大量居住建筑。这些历史风貌建筑已经成为“近代中国看天津”的亮点和人文地标。
“近年来,我市通过依法保护、抢救真迹、腾迁整修、活化利用等手段进行保护传承,梁启超旧居、静园、曹禺故居、庆王府、先农大院、利顺德大饭店、原大清邮政津局、山益里等得到了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不仅让建筑遗产活起来,而且让广大群众走进去。”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新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民族的文化自信。按照国家及我市文物和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我市将采取‘政府支持、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的模式,对适合招商引企的小洋楼,通过政府资产调整、置换腾迁及市场化收购、租赁等方式,筹集充足的小洋楼房源,逐步在五大道、泰安道、意式风情区、中心花园等区域,形成智能科技产业为主导的领军企业和知名企业家集群。”(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