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版图的西北角上,有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一个至美至纯的人间仙境,那就是喀纳斯。喀纳斯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黄金地带,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始终保持着原始风貌,被誉为“神的后花园”。
绝美喀纳斯:零下33度的考验
2016年元旦,一场十年不遇的大雪过后,万物静默如谜。《赶大营》摄制组冒着大雪,来到了喀纳斯,拍摄第四集《百艺进疆》的内容。
摄制组从天津飞抵新疆阿勒泰之后,我们驱车前往喀纳斯。蓝天下,苍山负雪。山峦、林海、晴雪,共同勾勒出一幅旷美的水墨长卷。但是摄制组的成员们却无心欣赏美景。因为越进山,气温越低,雪也越厚,最后的地方,积雪高达2米。途中,很多车都陷进了雪里。好在,摄制组的司机就是住在喀纳斯村的当地人,比较熟悉路况,所以“有惊无险”的抵达了喀纳斯。
一下车,整个摄制组就感受到了“寒冬”的威力——零下33度。
喀纳斯的冬季长达半年之久。从每年9月底10月初的时候,喀纳斯就会迎来它的第一场降雪,直到第二年四月,这期间不时会有雪的光临。喀纳斯,全年有6 个月的月平均气温低于零度。而最冷的就是摄制组去拍摄的一月份,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42度。
纪录片《赶大营》的总导演李家森和总撰稿孙磊都曾于2012年12月去过南极拍摄纪录片。他们表示:当时由于是南极的暖季,最低温度也不过零下20多度。这次喀纳斯的温度比南极还要低。
极寒考验着摄制组的每一位成员,也考验着摄影器材。平时能拍摄5、6个小时的摄像机的电池,当时不到半小时就没电了。满格电量的手机更是一拿出来,就没电了。
不过,极寒也回馈给了摄制组美到令人窒息的视觉盛宴。
喀纳斯河两岸的泰加林挂满了晶莹剔透的霜花,变成了一条雾凇的廊道。冬天的喀纳斯是寂静的,雪压枝头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冬天的喀纳斯似乎是与世隔绝的,除了当地人,就只有我们摄制组在享受大自然准备下的视觉盛宴。
摄制组在喀纳斯的极寒中拍摄了5天,完成了天津摄影师赵来清故事的拍摄,同时还拍摄了神秘的图瓦人。这些绝美画面和精彩故事,都将在纪录片《赶大营》中为观众一一呈现。
苏伊士河畔:零上48度的炙烤
经历了喀纳斯零下33度的极寒之后,《赶大营》摄制组又迎来了零上48度的炙烤。
上世纪八十年代,天津泰达在渤海之滨的盐碱荒滩上起步。历经数十年耕耘成为“开发成功者”的代名词。今天泰达正在埃及复制它的成功。历时八年开发建设,天津泰达主导运营的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已吸引了68家企业进驻。这些企业累计总销售额5.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6.9亿美元。现在,合作区内投资服务中心、酒店、银行、超市,游乐场,配套设施完备。红海岸边、苏伊士运河河畔正在诞生一座现代化的产业新城。2016年6月,《赶大营》摄制组来到了埃及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拍摄。当时正值夏季,每天最高温度都在零上40度以上,最热时达到零上48度。
纪录片《赶大营》的总导演李家森回忆说:“当时热到什么程度,身上都不出汗了。因为荒漠戈壁,又干又热,已经把人身体里的水份拔干了。我终于明白埃及为什么那么多木乃伊了。”正是在这样的炙烤下,摄制组圆满完成了埃及的拍摄,把“一带一路”上的天津故事纳入了纪录片《赶大营》之中。
这些故事还只是《赶大营》三年拍摄中的几个片段。回顾整个创作过程,《赶大营》的总撰稿孙磊总结:“每个人的出走都有一个强大的动因,其后要跨越无数座高山。选择背后没有捷径,有些人中途放弃,有些人抵达远方。当年津商“赶大营”是如此,今天我们纪录片《赶大营》的创作也是如此。经历了许多个选择,跨越过很多个“不可能”、“做不到”之后,就是今天的我们所能抵达的远方,就是今天我们即将为大家呈现的纪录片《赶大营》。”(津云新闻记者刘晓菁)
据悉,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广播电视台联手打造的大型人文电视纪录片《赶大营》于2019年1月1日到6日,每晚21:20在天津卫视作为“开年大戏”播出。它将首次全景式揭秘天津人“赶大营”的历史,更为“赶大营”精神的传播和传承,铺就崭新的时代之路。它将让中国乃至世界重新认识具有商贾基因、拓荒精神、奋发有为的天津人。(津云新闻记者刘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