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看,天津自贸试验区较好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和示范区的作用,新兴产业培育取得较大进展。”市政协常委,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左海聪说,“我建议,天津自贸试验区应该进一步扩大制度创新空间,建立国家对外开放高地,同时还应加强现有优势产业,培育新产业新动能。”
日前,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参加单位,围绕“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升级版”议题与市有关部门协商讨论。记者从会议中获悉,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三年多来,积极探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路径、新经验、新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融资租赁收取外币租金、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等15项经验和3个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
“应该探索建设高质量自由贸易港,打造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市人大常委、民革市委会专职副主委王玉佩在会议中建议,天津自贸试验区应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他说:“一方面,打造东北亚海陆空铁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对津冀四大港口进行整体包装,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借鉴他国先进做法,以优惠的集装箱港口收费措施和奖励机制,培育并完善适应全球供应链模式的国际集装箱物流中转增值服务功能体系。还应该打通以东疆港为枢纽的中蒙俄物流通道和贸易通道,推进海关、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合作。”
据介绍,《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今年5月开始实施,截至今年10月,方案中的128项任务,已完成75项,占总量的60%,其中2018年任务完成63项,占全年任务总量(84项)的75%,累计向国家先后上报4批127项试点经验和31个创新实践案例。天津自贸试验区自设立至今年10月底,新登记市场主体5.1万户,是设立前历年的2.2倍,注册资金、资本超1.8万亿元人民币。2017年,天津自贸试验区用占全市1%的面积,创造了全市约12%的地区生产总值、近10%的一般预算收入、四分之一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和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额。(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