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1984年的八月,大洋彼岸的微风轻拂女排姑娘们的长发,太平洋的水汽湿润女排姑娘们的双眸。再回首,我们的记忆无法从不算太遥远的尘封年代中剥离,而那场鲜红色的梦,从洛杉矶蝉鸣悠长的盛夏开始……
金牌只有一块
“我一直觉得,我的命运是系在1984年的”这是洛杉矶奥运会美国队主攻手海曼的心声。海曼与克罗克特、贝克尔、伍兹特拉等球员从1978年起便跟随时任美国主帅赛林格训练。赛林格是犹太人,从小生活在波兰战乱中的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纳粹集中营便是赛林格的童年记忆。
童年的际遇让赛林格养成坚韧的性格,而这种品性也在赛林格的指引下一点一滴融入美国女排的血液。1984年奥运会前夕,赛林格麾下的女排队员连续半年没有休假,美国报纸不可思议地打出标题“远航的海员都有登岸放假的时候,为什么不让女排队员休息几天?”1981年世界杯殿军、1982年世锦赛季军,美国女排已无退路,他们的目标唯有奥运最高领奖台。
弹指一挥间,世界排坛格局风起云涌,然而人们依旧无法忘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女排的秋风扫落叶。老谋深算的山田重雄让日本球员纷纷回乡,在家乡的拥趸中,球员江上由美喊出“不夺金牌不还乡”的口号。
孤注一掷的美国、壮志满怀的日本,让中国女排的奥运之旅阻碍重重,三连冠之路危机四伏,然而金牌,只有一块!
过不去的应该是对手 不是自己
C罗梅西、林丹李宗伟、科比詹姆斯,在体育世界,有些人从出生就注定着对决,他们的每一次相遇都宛若火星撞地球。而在1984年的洛杉矶,中美女排便充当了这样的角色。奥运会女排小组赛,中美狭路相逢,海曼与克罗克特像两架轰炸机般不断从网口向对面扔下一颗颗无法阻拦的炸弹。先天的身体优势让美国队的防守滴水不漏,粗壮的手臂在网口筑起铜墙铁壁。3:1,家门口作战的美国扬眉吐气,赛后发布会上赛林格主动为时任中国女排主帅袁伟民点烟。两位排球奠基人早已相识多年,他们虽甚少交谈,但网口间飞跃的排球却对立又统一地沟通着彼此。
小组赛对阵美国的失利不是终结,而是洛杉矶最强音符的序曲。不苟言笑的赛林格与神态自若的袁伟民并排而坐,应对自如地回答着记者们的种种问题。不知此时两位主帅是否预料到,几天后他们将再度相逢,而那时便是“刺刀见红”的巅峰之战。
“‘三连冠’如果功亏一篑,怎么向人民交代?”“自己练得这么苦,最大的理想难道不就是奥运会冠军?”“最关键的时刻我没打好,我能让大家的理想都栽在我手上吗?”多年后,当年的中国女排天津籍主攻手,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回忆起小组赛失利的情形,这一连串的发问是郎平当时心中最真实的写照。自责与悔恨充斥着郎平的内心,来到食堂吃饭的她也只是端着盘子坐在角落里发呆,任由眼泪一滴滴落到盘子里。“你不能跟自己过不去,你要跟对手过不去,拿得起放得下才是大将风度。”袁伟民的教导字字句句落到郎平心中,郎平等女排队员状态恢复的同时,中美决赛悄然而至。
红与蓝 是水火不相容的碰撞
终于到了决战的那一天,赛林格昂首挺胸,美国女排队员情绪高涨,美国电视台甚至在赛前就已经在大屏幕中播出队员们挂着金牌的提前制作画面。“不如我们把挂在别人脖子上的金牌摘下来!”已经状态恢复的郎平笑着对队友说。
金牌之争,双方均祭出最强阵容。两年前的世锦赛,美国队曾以3:0击败中国,那场战役美国队身穿蓝色队服。美国人渴望在洛杉矶的盛夏复制两年前的战局,蓝色球衣就自然而然地套在每一名美国女排队员的身上。球场另一边,袁伟民麾下的女排姑娘们依旧一袭红衣,那与五星红旗同样的鲜红是祖国给予女排姑娘最强大的支持。
开场30分钟,比分牌显示14:14,侯玉珠发球,郎平上演“晴空霹雳”,一抹鲜红在蓝色的海洋中拔得头筹。随后的二、三局中国女排频频得手,终场哨音吹响的那一刻,海洋彻底沉寂,而那鲜红似团团跳跃的火焰,在水火不相容的红蓝大战中将洛杉矶长滩体育馆的欢腾烧成灰烬,也将自己推向最炽热的巅峰。
那是一段辉煌的岁月,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记忆里消散,只会在流淌的岁月里日久弥新,积淀成最雄厚的精神宝藏。抹抹鲜红抱在一起喜极而泣,而正是在她们一次次拥抱一次次哭泣中,一个词语应运而生传诵至今,成为中国体育,乃至各行各业诵读的宝贵财富——女排精神。
连台阶都坐满的人民体育馆
现年74岁的赵雪琪对于天津女排来说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甚至包括张静坤、李珊在内的诸多天津女排老队员一想到有赵雪琪在的训练课,依旧会背后发凉。
上世纪六十年代天津队侯曦晨教练和天津女排的队员们(左二是赵雪琪教练)
尽管已经过去34年,但当谈到1984年洛杉矶的盛况,赵雪琪教练仍旧记忆犹新,仿佛登顶奥运的盛典就在昨日。“那是一个举国欢腾、盛况空前的时刻,中国女排夺得奥运会冠军让我感觉无比骄傲。”
1984年女排夺得洛杉矶奥运会冠军
洛杉矶的桂冠奠定了中国女排三连冠的伟业,也就此展开中国女排五连冠的统治王朝。从大洋彼岸归来后,时任功勋教练袁伟民曾带着中国女排全体成员来到天津人民体育馆进行表演赛。由于彼时电视机还未普及,为一睹奥运冠军真容,无数排球爱好者都想方设法进入人民体育馆观看表演赛。“我的亲戚朋友来找我,但都没有办法进去。那时的人民体育馆还没有座椅,看台上只有木板。但别说木板了,连走路的台阶都坐得满满的,真的是一票难求。”赵雪琪回忆道。
赵雪琪教练老照片
奥运金牌闪闪发光,它不仅照亮了中国女排荣誉库的殿堂,更是将中国排球的氛围推向空前的高潮。“排球运动需要群众基础!”这是赵雪琪在采访中反复强调的观点,而1984年的奥运之旅便让排球在群众中发光发热。天津市岳阳道小学与天津一中从那时起与赵雪琪教练开展合作,李珊便是在那之后转入岳阳道小学并且在进入体校后依旧在一中保留学籍。天津市一中甚至还将学校训练馆腾出,以便让排球小队员们拥有更好的训练场所。提到天津在1984年后的排球盛况,赵雪琪记忆清晰,“我还记得岳阳道小学的赵教练当时和我说学校的孩子可以随便挑,一中也每年都为我们排球小队员提供五六个名额。”
女排精神 做不到枉为排球人
1984年登顶洛杉矶奥运会后,《人民日报》用头版头条《奋勇拼搏直落三局战胜美国队赢得“三连冠”》报道中国女排首次奥运夺金。在女排姑娘们一次次用青春热血为祖国争光的同时,中华大地也掀起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从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成为那个时代最深刻的烙印。
“现在我只要一提到女排精神还跟打了鸡血似的。”赵雪琪教练爽朗地笑着说,“精神问题是永恒的,它与输赢无关,而是真正渗透到骨髓中的奋斗。”中国女排的发展历程恰逢我国大发展大变革时代,而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中国女排早已立于潮头,用精神引领各行各业奋勇前行。
对于女排精神的传承,赵雪琪表示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女排精神永远在我心中,倘若不能以女排精神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那我就枉为排球人。”一句枉为排球人,赵雪琪说得坚定、激昂,这位看起来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就是在女排精神的促使下,靠着几乎不近人情的魔鬼训练,将天津女排“蹂躏”、塑造成无论风雨飘摇我自岿然不动的钢铁队伍。而在赵雪琪麾下,一群新生力量逐渐崛起,并最终输送到国家队。
前女排队员张娜、李珊、张萍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颁奖仪式上
“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在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时期没有培养出天津自己的球员。但在袁伟民教练来到人民体育馆时,我就向他保证一定会努力为国家输送人才。”一个承诺,赵雪琪坚守了十数年,李珊、张萍、张娜等球员悉数成长。当曾经那些十五六岁瘦瘦小小的姑娘们头戴橄榄叶踏上雅典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时,赵雪琪感叹道:“这些孩子真的完成了我这个老太太的心愿。”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时光再回到34年前的决战之夜,中国女排以摧枯拉朽之势3:0横扫美国勇夺奥运会冠军。与美国相隔几千公里的天津,一个4岁的小女孩在电视机前手舞足蹈,中国队的每一次得分都令小女孩欣喜异常。或许此时这个小女孩并不能完全理解电视上纷繁复杂的排球规则,但小小的排球梦或许已经在女孩心中萌芽。
六年后,女孩10岁,身高突出、四肢修长的她被教练选上踏上排球之旅。在赵雪琪教练的魔鬼训练中,女孩迅速成长、成熟,她就是勇夺世界杯、奥运会、七次帮天津女排登顶全国冠军的天津女排标志性人物——李珊。
由于当时天津女排阵中急缺人才,只有十六七岁的李珊就被赵雪琪教练调到一队。“没办法,当时真的没人了啊,只能逼着李珊去打主力。”赵雪琪回忆道。由于李珊有很严重的晕机现象,加之主客场作战的旅途奔波,李珊常常一下飞机就呕吐不止,不过她所做的就是去医院输液转天继续比赛。“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艰苦的过程,一路走来我有很明确的目标。只要在当下能坚持并顶过去,就一切都会好。”李珊说。
赛场上的李珊
在中国女排最为辉煌的年代,李珊进入排球领域,可以说“女排精神”贯穿李珊成长的始终。何为女排精神?李珊笑着说这是自己被问过最多的问题。“‘女排精神’是体育精神的缩影,是通过中国女排这个集体、这个团队,在赛场上、在训练场上所展现出来的风貌。”时至今日,女排精神被传诵了近40年,虽然经历时代变革,但李珊依旧认为女排精神始终如一。“女排精神的核心始终如一,当今的新时代更需要这种奋斗精神与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无论时光如何变化,女排精神在每个时代都被赋予不同而又相同的意义。”
李珊与郎平
1984年三连冠伟业的赞歌还在耳畔回响,2004年悄然而至。那个在电视机前手舞足蹈的女孩真的实现了孩童年代的排球梦,在那场惊天大逆转后,中国女排再次夺得奥运冠军,翠绿色的橄榄叶与金光闪闪的奖牌交相辉映,而它们的主人李珊笑靥如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女排精神的传承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不是口号 是时代最强音符
四十年,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四十年,历史变幻历经沧桑。四十年时光匆匆,越来越多的故事被书写、记录,而在这诸多故事中,“女排精神”永远是最浓墨重彩的篇章。
天津女排黄金一代与赵雪琪教练叙旧
恍然间,当我们再将记忆带回到1984年的岁月,在酷暑严寒里,在带着石子没有铺上地板的泥地中,女排姑娘们汗水与血水的凝结最终升华为喜极而泣的泪水。那是女排最耀眼的时代,苦难造就的辉煌谱写了经久不衰的“女排精神”,这种精神早已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是耳濡目染的震撼也是深入骨髓的陪伴,它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符!(津云新闻记者 张爱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