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王德强近影。
当年在小白楼镇江道,顾客盈门,试戴“帽子王”。王德强(左一)现场给帽子手绘图案。
在天津,说起“帽子王”这个品牌,可谓广为人知,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天津“帽子王”每每推出新品,瞬间就能成为“当红爆款”,进而影响帽业市场的流行走向,创始人王德强也因此在商界获得成功。
1950年出生的王德强骄傲地说自己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新中国走过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他都赶上了,并且在每一个节点上都留下了难忘的标签。年轻时响应号召前往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返城后恰逢改革开放初期,他又成为第一批下海经商的商人;历经大浪淘沙,王德强的的确确淘到了金,同时也收获了颇多人生感悟;现已至花甲之年,但他心中依旧有着更大的梦想……
是经商,不再是“投机倒把”
“今天人们都在盘点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成就,这份成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几代人不断探索、厚积薄发的成果。之所以要纪念,正是借此机会加以盘点、总结。”王德强开门见山地说。1966年,王德强离开了天津——这块生他养他的热土,响应号召前往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支援边疆建设,在当地百货公司做一名售货员。这段经历虽然艰苦,但困苦之中也注定了他的人生要与商业结缘。上世纪70年代末,王德强得以返城,而恰在此时,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了。
说起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要经验,王德强感受最深的正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一形象的比喻,解放了多少人的思想。“改革开放政策不是一次性完全打开的,而是尝试着、摸索着、循序渐进地放开的。”王德强感受到了摸索的重要意义。“你听说过‘投机倒把’这个词吗?想当年,这个词可是很多人无法承受之重。”王德强说,“今天这个词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义,而在当时买与卖之间都可能触碰到它。”
允许外地人到异地经商、允许一部分人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允许“肩挑手提式”经营买卖……每一项新政策出台,王德强总能踩到点儿上。
第一次尝试经商,王德强从河北省运回天津市35市斤绿豆。卖绿豆?王德强抹不开面子,还要提防着和“投机倒把”扯上关系,他蹬着自行车驮上绿豆从河西区骑到了河北区,到了这边才不会遇到熟人,才好意思把绿豆卖出去。这袋绿豆未经浸水,虽然表面看上去并不那么洁净,但懂行的人用手一搓就露出了豆子的湛清碧绿。呼啦一下,绿豆便售卖一空,半天时间不到,他就赚了32元钱。“当时我的月工资才38元钱,这么一会儿就赚了近一个月的工资,兴奋、刺激之外也伴着一丝害怕。”王德强回味着。
说兴奋,那是因为政策放开后,自己感到赚钱不再难了;刺激是因为自己终于抹开了面子,人民币实实在在地落在了口袋里;而害怕则是担心这会不会被列入“投机倒把”的范畴。王德强依稀记得当天晚上,家里包了一顿饺子改善伙食,而这钱是他凭自己本事赚来的。
四天一往返 卖上海“俏货”
卖绿豆的经历,给了王德强在经商的路上走下去的信心,这一次他把目标定在了上海。时至今日,上海依旧是全国流行走势的风向标,而在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人的时尚至少领先北方10余年。
“政策允许‘肩挑手提’,也就是说,只要凭自己本事肩挑手提来的货品,都不算违法经营。”带着自己的200元积蓄,又找朋友借了200元,手握着400元创业金,王德强登上南下的列车,开始了“两点一线”的生活。火车在轨道上行驶20多个小时,到了上海之后,他专挑“俏货”下手,帽子、衬衣、小针织品,只要入眼的轻工产品统统拿下。几个大包裹连拖带拽,搬到火车上,王德强心里美滋滋的。
回程列车在沧州站下车,他直接将趸来的“俏货”运到任丘,瞄准在当地油田工作的年轻人,一天时间就将所有商品销售一空。带着本金利钱回到天津,再坐上列车南下……四天一往返,如此往复,这趟列车的所有乘务员都认识了这位奔跑着的天津人。
如今回望这段经历,王德强感觉是挺苦的,“早上一块红薯下肚,喝口豆浆,一直撑到晚上,因为只有我一个人盯摊儿,没有吃饭时间,不敢上厕所。”王德强回忆说,“但到了晚上,数数自己这一天赚的钱,就会给自己加个菜、加瓶啤酒。”辛苦中,又带着一丝收获的喜悦。
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政策也越来越宽,王德强需要转变经营思路了,显然摆摊经营已呈饱和状态。而此时,天津小白楼镇江道市场逐渐兴起,街头第一家便是王德强的海来商场。所谓“海来”很容易理解,上海来的商品,小白楼镇江道市场是他步入事业巅峰的起点,也是他的大本营、根据地。经营商场,王德强是有经验、有借鉴、更有创新的。在云南支边的经验让他知道如何摆放货品,更能吸引顾客眼球;上海商场每当新品上市总会摆放招贴水牌,这也被他引入了天津,给每一件商品加上一张黄纸红字的纸条,写上卖点和价格,海来商场在镇江道上做得越来越旺。
今天谈起小白楼镇江道市场,熙熙攘攘的场景依旧清晰,这条街真是成就了不少名震津门的商界“大咖”。“‘大维’‘爱之如’‘特派’等名牌,都是从镇江道发迹,进而做大做强的。”王德强骄傲地说。
“帽子王”和《今晚报》的渊源
正当海来百货如火如荼之际,王德强又一次让自己的生意转型,这次是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精”,专注帽子生意。中国人有戴帽子的习惯,尤其到了春节,买一顶帽子戴在头上,也有“戴冠”的吉祥寓意。特别是随着市民生活越来越好,帽子也成为装饰自己的必需品,不同季节戴不同款式的帽子,王德强看到了市场的前景,也找到了自己经营的主方向。
一批白色毛巾网球帽趸来,王德强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这批帽子看着不太吉利,肯定难销。他尝试着用记号笔在帽子上进行创作,画着画着他便从中看到了希望。在帽子上写一个Lucky(好运),写一个Sport(运动),转天摆上柜台后,立即被抢购一空。现场写现场卖,王德强凭借一招鲜吃遍天。“那会儿有企业找我定购帽子200顶,我用了一晚上时间给他们在帽子上再创作,每天手绘帽子越来越多。”因此,王德强练就了悬空手绘的本事。为帽子再加工、再创作,现在看来颇有些“私人定制”的味道。
“‘帽子王’这个招牌和当年《今晚报》的一篇报道颇有渊源。”话到此处,王德强笑了,“有位叫韩凌的今晚报记者,关注到我的生意后,特意在《今晚报》上发表了一篇报道,其中就提到了‘帽子王’,这个‘王’一方面说我生意做得好,同时也取了我的姓氏。”由此,“帽子王”在津城被叫响,直到今天它成为一块响当当的招牌。
上世纪90年代,“帽子王”的生意越做越火,小白楼有“旗舰店”,百货大楼有专柜,售货员忙得手脚朝天,依旧有顾客在排队购买。1993年一款钢板帽火爆津门,男孩子们争先来选,王德强依旧延续了“Lucky”的品牌形象,一个月销售3万顶、持续火爆销售两年。之后,王德强又给普通的帽子加一颗五角星,这番创意又一次引领时尚,这款帽子一度成为“社会话题”,至今依旧被“80后”津津乐道。
王德强火了,帽业圈都知道天津有个王德强,有家“帽子王”。那时河北白沟仿天津,浙江义乌仿白沟,“帽子王”推新品,迅速带动当年的流行趋势。回望那一段商业奇迹,王德强说,这靠坚持、靠质量、靠创新。无论何时,这几条经验都奏效。
“帽子王”的再度转型
“帽子王”是一个品牌,更是一项文化,王德强深谙其中的道理。
面对今天的市场,仅靠一顶帽子难以维系,需要跨界拓展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王德强又一次迎来了转型,以“帽子王”为依托,拓展文玩市场领域。“不跨界无法体会到品牌的价值,曾经我觉得‘帽子王’这个品牌值100万元,如今看来,哪里是100万元?它是无价之宝。”王德强颇为得意。
在王德强的商业版图里,他还要将“帽子王”拓展到更多领域,其中值得期待的一项便是养老产业。“我想做一家养老院,就以‘帽子王’为名,给更多老人更好的晚年生活。”王德强在筹划着。
改革开放40年,王德强沉浸其中40年,他感慨,自己的命运始终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拴在了一起,他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之一,当然他也在用自己的收益回馈着社会。
何谓智者?智者,往往能够审时度势,踩准历史的脉搏,与时代共舞。
王德强,正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