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候鸟大迁徙已经开始,首批百只天鹅已飞抵天津滨海新区北大港湿地。 孙广颖摄
一湖碧水迎客,数万候鸟当归。金秋时节,天津滨海新区北大港湿地迎来大批美丽“客人”。记者看到,今秋候鸟大迁徙已经开始,首批百只天鹅已飞抵天津滨海新区北大港湿地。巡护人员已经开始投喂,确保鸟儿“粮草充足”。据估算,目前北大港湿地鸟类超过40万只,每天都有数以万计候鸟过境。
北大港湿地是天津市面积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京津地区一颗亮丽明珠。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指导下,天津滨海新区对标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国家重要湿地,高标准开展建设,强化保护区监督管理,构建湿地保护体系,精心呵护好“京津绿肺”。
10月11日8时,随着于桥水库开闸放水,清澈甘甜的滦河水沿着引滦明渠,途经200多公里,自北向南涌入北大港。此次计划调水3亿立方米至5亿立方米,将持续到明年5月份,能有效改善天津市南部地区水环境质量。
今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多举措、严要求做好湿地保护工作。在生态补水方面,天津滨海新区及北大港水库管理部门已提前完成输水河道及北大港水库内苇草和玉米秸秆清理工作,防止植物浸水腐烂对水质造成影响,确保输水畅通。在管水护水过程中,水务部门将持续加大输水过程中水质、水温、流速等数据的监测,沿线各区及河道水库管理部门持续做好河道沿线及水库的巡视检查,严防水质污染。截至目前,天津滨海新区今年已完成生态补水7000万立方米。北大港湿地新增有水湿地面积13平方公里,有水湿地面积保持140平方公里。
在落实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天津滨海新区全面退出北大港湿地保护区种植养殖活动,拆除渔铺193个、2721平方米;按照国家级湿地标准,核心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缓冲区实行半封闭式管理,退出一切人为活动,全面提高湿地保护管理水平;按照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方式,持续恢复提升湿地生态功能,稳定湿地面积,提升湿地环境质量。
在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天津滨海新区按照统筹布局、和谐共生的原则,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实现对东方白鹳等重点保护物种栖息地保护,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同时恢复植物群落,增强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
持续性的生态保护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刚从水库出来,1万多亩地从远处看过去,有黑有白,全是鸟,鸟况一年比一年好。”北大港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科负责人阳积文告诉记者。
针对迁徙过程中东方白鹳、鸬鹚等大型野生鸟类进食量较大的特点,北大港湿地保护人员已经在南部一带候鸟聚集区投喂了500多公斤玉米粒和5000公斤小鲫鱼,满足不同鸟类的补给需求。
未来,天津滨海新区将把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建成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鸟类保护为核心、以湿地保护为重点、以观鸟赏景为特色的国家级自然保护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