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 改革进行时——天津篇
每四天形成一个发明专利,每三个专利就有一个实现转化,累计专利有效实施转化率33%,单一专利许可(转让)平均价格864万元。
作为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落户天津的短短几年内,迅速集聚科技、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资源,搭建了科技成果快速转移转化的“快车道”。在这里,专利不再被束之高阁,而是在市场大潮中真正“派上了用场”。
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春发食品配料有限公司、天津药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走进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一楼的展厅,研究所与二十几家企业成立的联合实验室都赫然在列。不再“低头”搞科研,而是“抬头”看市场。所企联合实验室让科研人员了解了“市场需要什么”,让科研成果能够快速产生,快速转化。
记者采访时,研究所吴洽庆研究员刚刚订好机票,他几乎每两个月就要去一趟与企业联合成立的实验室,看看还有哪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伊始,吴洽庆就毫不犹豫地从成都来到了天津和朱敦明研究员一起建立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研究团组,至今他依然是一口标准的“川普”:“我当时被天津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政策和前景深深地吸引了,而且研究所的体制机制好,让我感觉一定能在这里‘干点事’。”不到十年的时间,吴洽庆正逐步实现自己当初的愿望,他申请了二十几项专利,6个项目在企业成功实现了转化。
甾体药物是仅次于抗生素的第二大类药物。吴洽庆所在的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研究团组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通过植物甾醇制备一系列的甾体药物关键中间体,使生产工艺更加简便,污染排放大大减少,并成功在浙江一家企业实现了百吨级/年的规模生产。由于采用了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研究团组的新技术,企业在每公斤产品市场价格由1200元降至400元时,依然能以较低的成本赢得了这场没有硝烟的价格战。
跟随企业经历过市场洗礼的吴洽庆对研发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看到我们在实验室里面取得的成果,在企业里放大、生产,作为科研人员有着莫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感觉自己的成果拥有了生命。只有在实际应用中解决了问题,我们的成果才真正实现了价值。”
在成果转化的道路上,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策马扬鞭,一路飞奔,副所长孙际宾归结为考评机制:“研究所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不再是论文导向,而是将科研成果对产业形成的贡献和影响作为对科研人员的考核标准,引导科研人员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截至2017年底,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已与24个省市的136家企业以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多种模式达成合作,涉及的企业合作项目和转移转化成果190项,项目合同交易额达7.53亿元,涉及生物医药、化工产业、纺织、发酵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以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在我市相继建成。2016年以来,我市共吸引44家国家级科研院所来津发展,建立产业化基地或分支机构实施国家级高新技术的成果转化。目前,我市国家级科研院所及产业化基地、分支机构超过150家。
市科委主任戴永康接受采访时表示:“高端研发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相关技术在天津的落地和转化,吸引了高端研发团队和创新企业在天津形成产业聚集,释放出更多的创新动能。将与天津市院所、高校、企业共同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助推天津先进制造业发展。”
一批国家级产业创新大平台加速布局,使我市科技创新体系与环境建设持续得到优化。津产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火箭发射升空;世界首套在轨脑机交互及脑力负荷测试系统应用于“天宫二号”;主动反射面液压促进器成为“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核心部件……一批批自主创新成果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落实奖励政策,遴选优质企业,强化精准扶持,我市多措并举,科技型企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规模超亿元科技型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4210家和4093家,其中,规模超亿元工业科技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半壁江山”。“科技型企业持续发力,已成为天津加快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科技增量有力弥补了传统产业减量,科技型企业有力地支撑了天津全市经济增长。”市科委主任戴永康说。
我市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交出了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主要创新指标始终保持全国领先。2017年度我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80.75%,连续16年位居全国第三,其中科技创新环境指数首次突破90%,达到92.9%,跃升全国首位。(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