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重大需求 加快提升工艺技术应用水平
2020年我市3D打印产值将达15亿元
东丽华明高新区的清华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孵化企业──天津清研智束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首台粉床电子束金属3D打印机,今年年初实现产业化,其在电子束选区熔化3D打印设备研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铸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研发的镍基合金3D打印材料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天津大学在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功能器件3D打印技术研究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天大银泰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微深科技有限公司、博纳云智(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恒信智能(天津)快速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3D打印机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正在茁壮成长……
“自2012年以来,全球3D打印市场蓬勃发展。但从地区发展轨迹来看,中国的发展快于世界,天津的发展快于全国。”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该负责人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底,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由23亿美元增加到70亿美元,增长2倍。而同期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由28.26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53.23亿元人民币,增长了4倍多。而我市3D打印市场规模由1.11亿元人民币增加到6.67亿元人民币,增长了足足5倍。
“未来两年,我市将加快提升工艺技术及应用水平,着力突破3D打印制造专用材料,加快发展装备及核心零部件,推进3D打印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预计到2020年,全市可实现3D打印产业直接产值规模15亿元人民币,辐射产值1000亿元人民币。”该负责人称。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近年来该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实现新型网络与先进材料、数字化制造的密切结合,逐步成为新型工业革命的核心关键技术。我市3D打印相关技术起步于上世纪末,经过多年发展,在3D打印材料、设备与工艺等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3D打印年服务性收入过亿元,业务涉及国内200多家用户。“但从整体看,我市3D打印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占据全国市场份额较小,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该负责人称。
为了缩小差距,市工信委编制出台《天津市3D打印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提出要强化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机制,提升一批有重大需求、广泛应用前景的3D打印制造工艺技术水平。着眼我市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重点领域的重大需求,加大对材料制备的投入,以高品质的金属3D打印专用材料制备技术为重点,突破材料深加工技术瓶颈,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加快高温难熔材料、高强度材料、光电等功能化材料的自主研发创新。(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