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媒体融合专题报道
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布),位于非洲大陆的中西部,于1964年与中国建交,半个多世纪来。中刚两国在多个领域不断深入合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刚两国人民的交往正在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
仁心仁术
天津援助的“光明行”手术室里医生在给当地人进行白内障手术
赤道刚好从刚果共和国的中间穿过,强烈的光照让眼病成了这里的常见病。针对当地的需求,天津市眼科医院于2016年承担了在中刚友好医院建立“眼科中心”的任务。除了为当地的居民免费手术,还要留下一个带不走的医疗队,下乡义诊、示范教学等等,都属于“眼科中心”的服务范畴。
天津医生下乡义诊受到居民欢迎
中刚友好医院每天来就诊的患者都是络绎不绝
很多当地大夫也跟着学起来
早在2013年3月,在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曾与萨苏总统共同为中国援建的中刚友好医院竣工剪彩,并提炼出16字中国医疗队精神——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而在这家医院提供援非医疗的是20余名来自天津各家医院的专家。当地患者医生对于中医中药的信任,源于一代一代中国医生共同打下的基础。今年,刚好是天津医疗援刚的第50年。
刚果共和国是中国援助非洲的一个缩影。从1963年开始中国先后向非洲51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约2万人次的援外医疗人员,救治了数以亿计的患者。而50多年来,天津共向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45批、医疗人员1237人,接诊病人792万例,并为当地培养了大量医疗人才。
以义为利
一网鱼打上来,有半网的生活垃圾
刚果河,非洲第二长河,流经刚果共和国境内的区域长达1000多公里,两次穿过赤道之后注入大西洋。早在两千多年前,刚果河下游就开始有人类聚居,所以这条河也被称为中西非的母亲河。不过,随着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刚果原始的排水模式给渔民们造成越来越多的困扰。
由于市政排水设施的缺失,居民们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大多都通过马路边的露天沟渠直接流进刚果河。刚果河的现状,中国建设者看在了眼里,疼在心里。
刚果(布)新地标,中西非在建第一高楼
中刚两国建设者为海绵城市排水系统进行管网准备
为了防止车辆靠近水源造成柴油污染,施工人员正在建设隔离设施
刚果河边在建的商务中心,是中西非的地标建筑。这座双子塔楼的设计团队就来自天津建筑设计院。像保护天津的母亲河海河一样,保护刚果河,是天津设计团队的心愿。经过多轮比稿,最终大家商定,把在天津日益成熟的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双子楼的排水设计中,解决雨水、污水没法分流的现状。虽然项目增加了预算,但在中国的建设者看来,能帮助当地留住绿水青山,这钱花得值。
中非情谊
习近平主席强调,“非洲发展不可限量,非洲未来充满希望,中非友好合作前景广阔,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大有可为。中国永远是非洲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由此可见,中国与刚果共和国有着如此深厚的情谊并不是偶然的。中国正是真诚对待非洲朋友,才赢得非洲朋友的信赖,才有了后来毛泽东主席说的那句著名的话语:“是非洲朋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中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大国有大国的担当,中非友谊从来不带任何政治色彩,具有高度的纯洁性,根本是为了为各国人民谋利益、谋幸福。
“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非盟《2063年议程》高度契合,它还能帮助非洲大陆实现整合,符合非洲一体化发展愿景。我们可以预见,借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建立“中非命运共同体”,将让中非友谊更坚固,也必将让中非各国人民的友谊在团结奋斗、共同发展中结出更丰硕的成果。(津云新闻编辑邓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