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海泰市政绿化公司邢斌立足本岗,在日常生产中,用科学知识创造生产力。记者 王涛 摄
“这俩车从外观上看跟其他垃圾车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我们在内部后置了一个压缩装置,在压缩垃圾的同时可以将污水抽离,避免了渗沥液滴洒外溢。这项改良不仅减少了垃圾车运输途中对路面的污染,还拿到了国家的专利证书。”
夏日的午后,艳阳高照,在华苑科技园的海泰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门前,邢斌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专利成果。与阳光一样火热的是邢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热情:“一种推水车是我另外一项专利。洼地积水特别深,工人用扫帚很难扫出来,我们加装了一个拢水装置,利用滚轮和刮水组件共同作用,大大提高了环卫工人的工作效率。但是这个设备一个人不太好操作,下一步我们还准备继续改良。”
从加装拢水装置的环卫推水车,到安装渗沥液储存装置的垃圾车,这位扫过马路、开过洗路车,至今仍活跃在一线的环卫人已有两项专利通过认定。目前,邢斌是海泰市政绿化有限公司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的负责人,每天高新区有近50吨的生活垃圾要从处理中心经过集中、压缩后,用大吨位转运车运至填埋场进行最终处理。
走进海泰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地面没有一点垃圾和污水的痕迹。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是一个生活垃圾转运站。邢斌告诉记者:“这里的设备是目前比较先进、实用的,因为采用了负压抽风除臭系统和喷淋降尘除臭系统的双系统,不仅保证了垃圾倾倒无扬尘,更消除了夏季垃圾发酵产生的恶臭气味。”为了防止尘土及臭气散发污染周边环境,中心还在倾倒垃圾区域设置了控尘罩,并在控尘罩上部安装了吸风口,将含尘含臭气流吸入废气净化装置内。同时,喷淋降尘除臭系统定时向垃圾站空中喷出雾化除臭液,使臭气消失。
在海泰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干净的墙面上,一张《转运站5S执行标准》的蓝色标识牌引人注目。邢斌将5S管理方法引入垃圾转运站,“清洁、清扫、整理、整顿、素养”的5S执行标准,每一条都细致地规定了工作人员的职责,规范了垃圾转运站的管理。其实在管理垃圾转运站之前,邢斌就参与了转运站的建设,包括方案设计、站内布置、运作模式等等。垃圾转运站的管理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邢斌只能从头学起。他一方面到提供设备的厂家进行业务培训,熟悉每一台设备的性能;一方面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记者跟随邢斌来到垃圾转运站的二楼中控室,这里是他平时工作的地方。邢斌告诉记者:“转运站刚刚投入使用时,就发现车间的操作台位置靠后,操作时根本看不到一楼的设备运行情况;垃圾压缩处理后,在清洗地面时,水会往下流,时间长了容易腐蚀设备。”于是,邢斌与厂家进行沟通,说服厂家及时将操作台前移,并在垃圾压缩设备与地面接缝处打了密封胶,设备下部安装了排风扇。“这样的改进,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厂家还把海泰垃圾转运站作为一个模范试点对外推广、宣传。”
随着工作内容的转变,邢斌创新的视线也由设备改造转向了管理创新。“在垃圾转运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方面的管理还是不够规范化。我们和软件企业合作,将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园林养护、道路保洁等传统产业相结合,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邢斌申请的第三项专利,目前该专利正在审批中。软件推行后,将把高新区的城区环卫纳入到智慧城市平台化管理的轨道。(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