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50%以上的东方白鹳都落户在了北大港湿地”,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科负责人姚庆峰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们记录到的鸟类有249种,原来监测到的80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东方白鹳,现在达到1349只。”
近年来,滨海新区坚持生态湿地保护与修复的主线,驰而不息抓好保护区恢复建设工作,全面退出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生态补水,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完善基础设施,全面严格管控保护区,提升湿地生态功能。
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面对湿地生态恢复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动真碰硬,从核心区开始退出所有生产生活项目。如今,北大港湿地核心区32处构筑物拆除完毕,拆除建筑物面积8176平方米,拆除北大港水库渔铺193个,恢复湿地面积37552平方米。
为加强保护区自然资源监测能力建设,北大港湿地成立了16人组成的专职巡护队伍,构建全天候、立体式的“人防+技防”湿地与野生动物监测管控体系。“与其他湿地不同,主要由沿海滩涂组成的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里,有种繁殖力极强的植物叫互花米草,容易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预计两年内,我们将其全部治理完毕。”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副主任尚成海说。
为了更深层次修复湿地,滨海新区财政投入6643万元资金,从湿地保护与恢复、科研监测与科普宣教、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加大力度开展工作,全面提升湿地承载能力。在全市湿地自然保护“1+4”规划基础上,滨海新区起草了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方案,今年起对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全域严格管控,持续修复生态环境。(津云新闻编辑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