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期,很多应届毕业大学生都在忙着找工作。同时,一些诈骗团伙也针对求职者在网上设下了陷阱。为此,天津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公布了一些以网络招聘为幌的骗局套路,提醒毕业生在求职中谨防被骗。
套取个人信息
投递个人简历是求职的基本步骤,但有不法分子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借此收集求职学生的简历。看似普通的简历,包含有大量的个人信息,在不法分子的眼中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不法分子为了获取大量求职者的简历,往往打着“名企”“高薪”等幌子在网络上进行招聘。套取到简历中的个人信息后,不法分子或进行贩卖或进行电信诈骗等非法活动,从中牟利。
提醒:学生在网上进行求职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招聘网站,还要注意查询招聘公司的相关信息,对招聘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同时,在简历中填写的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信息可以模糊处理,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骗钱名目不少
应届生求职心切,不法分子正是瞄准他们这一心理才屡屡得手。不法分子常常在求职者进行面试后,一面以“报名费”“体检费”“工装费”“培训费”“押金”等各种借口向求职者收费,一面以“高薪”等诱饵安抚其情绪。往往当求职者发现时,不法分子已经人去楼空。
提醒:通常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需要进行考试的招聘外,招聘企业是不会向求职者收取报名费之类的费用的。一般企业的入职体检也不会向应聘者收取费用,而是由体检者自行选择体检单位进行。一旦遇到要求收费的招聘企业,求职者就要当心,很有可能是遇上了招聘骗局。
当心传销陷阱
挂羊头卖狗肉也是不法分子在网络招聘诈骗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伎俩。通常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大面积撒网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当求职者真正进行面试时却发现,实际情况与网上发布的信息完全不符。如明明应聘的是销售,结果却变成了拉人头的传销。而当求职者发现被骗、要求解约时,却又被要求支付高额的违约金,还可能被限制人身自由。
提醒:求职者一定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招聘企业有疑似传销的行为要马上终止工作,并及时报警。
没有便宜可捡
“每单任务只需5分钟”“任务酬劳10元至50元不等”“每天2小时,轻松过万”这样的招聘广告在网络上随处可见,而且大多以“刷信誉”“刷单”“打字”之类的工作内容为主,这些基本上都是网络招聘诈骗。此类骗局的主要特征就是“活少钱多”,不法分子以此为诱饵,吸引求职者应聘。一旦求职者与其取得联系,不法分子便会发来工作申请表和工作流程介绍,要求受害者在网上购买商品并为其刷信誉,并承诺在付款并发“好评”后,马上返还本金和佣金。实际情况却是求职者一次一次支付,却从没见到本金和佣金。当受害者发现上当时,不法分子便会“蒸发”。
提醒: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刷单”这类的工作大多为骗局,而且2018年1月1日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网络刷单做出了明确规定:“刷单犯法,最高可处罚200万元”。(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