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资讯中心> 天津> 正文

让逝者回归自然 让思念留存人间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近年来,每到这个时候,很多逝者家属除了祭扫,也会借着这样的日子,为逝去的亲人换一种安葬方式。受“入土为安”传统观念的影响,公墓安葬自然成为了一部分人的首选方式。然而面对两三万元,甚至更高价格的公墓,让不少人“望而生畏”。

然而,您可能还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公墓需求在扩张,土地资源的压力无疑更大。那么,目前,我市现有公墓能否满足需求?如何破解“死人与活人争地”的困局?入土为安,除了公墓安葬,还有其他方式吗?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调查

稀缺土地资源 推高公墓“身价”

从3月24日开始,我市就进入了祭扫时间,借着清明祭扫,记者对墓园进行了走访,了解一块公墓的“身价”变化。

在一家墓园内,陆续有人提着花篮前来扫墓,同时,也有一场庄重的骨灰安葬仪式正在进行。经工作人员介绍,逝者家属是将父母骨灰进行合葬。在安葬仪式结束后,逝者家属刘女士告诉记者,他们是在10年前,母亲离世后购买的墓地,不久前,父亲离世,这才把两位老人的骨灰一起下葬安放在墓穴中。“当时买得早,才花了6000多块钱。”

“现在要买这块墓地得3.6万多元。”从墓园工作人员那里,记者问到了刘女士为父母买下的这块公墓的价格。面积不到一平方米。10年间,同样的公墓,涨了六七倍,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公墓的价格?公墓价格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墓园的工作人员给出了答案。

据介绍,占地面积同样大的公墓,在不同墓园售价也不同,这其中原因:一是取决于距离市区的远近和交通条件的优劣。一般来说,距离市区近的,土地价格较高,公墓价格也自然要高;反之,距离市区较远的,土地价格较低,公墓价格也自然较低。交通不便的,价格较低,靠近主要公路的价格较高。二是取决于公墓环境。现代墓园建设都讲究园林化,进入墓园让人感觉像进入公园一样,因此,墓园环境建设得越好价格也越高。三是取决于服务。一个管理和服务较好的墓园,可能给用户提供的服务较多,如交通服务、购墓指导服务、代客祭扫服务等,这不仅需要更多的服务人员,也需要服务人员有较高的素质,当然成本也较高。

此外,在同一墓园中,不同地点的墓穴会有不同的价格。一般来说,处于低洼处的墓穴,价格较低,地势较高、干爽的墓穴,价格较高。同时,墓穴周围的环境情况也会影响墓穴的价格。如墓穴前方为大片的开阔地,能看到较好的风景等,都会使价格上升。墓碑的大小、材质,也是决定墓穴价位“三六九等”的相关因素。

“公墓价格上调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用人成本,墓区环境清洁、绿化需要雇人维护,因为工作环境与死人在一起,所以很难招人,只能提高待遇吸引人来。此外,墓碑、树木等成本也随着市场的变化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最重要的还是土地供给稀缺,面积有限的墓园,即使不断开采,也有用完的时候,而如今土地审批越来越严格,想增加一分土地作为公墓用地也是很难,需求多,供给少,价格自然越来越高。”墓园工作人员说。

困局

现有安葬方式日渐“捉襟见肘”

“公墓‘有进无出’,总有一天,在有限土地下会出现无法再安排入葬的局面。”市民政局殡葬处业务一科科长韩勇说,目前,在我国其他省市已出现部分公墓因无法扩地陷入“无地危机”。民政部2013年发布的《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也曾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随着老龄化程度逐年增长,全国大部分省份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

目前,我市公墓分为公益性公墓和经营性公墓。公益性公墓是农村地区为本地村民提供骨灰安葬的公益性殡葬设施,《天津市殡葬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利用公益性骨灰堂或者公益性墓地从事经营活动”,也就是说,公益性公墓不允许对外出售。经营性公墓是允许对外出售的,现在全市共有14家,分别是天津寝园、天津憩园,滨海新区的塘沽梦静园、汉沽逸安园、大港万寿园,津南区怡静园,北辰区天福陵园,东丽区东华林公墓,西青区西城寝园,武清区永安公墓,静海区德慈塔陵,宁河区永定塔陵园,宝坻区祥安寝园,蓟州区元宝山庄。

“公墓安葬是延续最早的安葬方式,目前,它属于骨灰安置中的一种过渡性形式,并不是政府所倡导的,因为它太占用土地。”韩勇为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全市殡仪馆每年火化遗体在7万具左右,我国殡葬法规规定每个墓穴占地控制在1平方米以内,近年来,我市绝大部分墓穴都控制在1平方米(0.0015亩)以下的节地型规格,如果每年火化的7万具左右骨灰中,有三成选择骨灰安葬,算上墓穴周边绿植、间距、道路等公共区域,那么,每年消耗土地将在60亩左右。10年、20年、30年,甚至更多年以后,这将是不可小觑的数字。“推开窗户就会看到对面山坡上一片墓碑林立的公墓,现在在别的城市已经出现了公墓与居民生活区越来越近的情况,‘墓地围城’困局日益凸显,若是再不管控现有的安葬方式,到时‘逝者与生者争地’可就不是玩笑话了。”

改革

倡导不留存骨灰 园林式公墓

“今后,殡葬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不留骨灰’。”市民政局殡葬处党委书记、处长王田玉说,从保留遗体到不保留遗体是殡葬改革的第一次革命,当前,“逝者与生者争地”的矛盾已经凸显,殡葬改革急需进行第二次改革,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转变。2016年,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也提出了主要目标,到“十三五”末,要较大幅度提高节地生态安葬比例,并倡导不留骨灰的安葬方式。

“受传统丧葬观念的影响,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肯定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是人们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政府部门积极作为,营造环境来引导公众。”王田玉说,就拿现在的公墓安葬来说,应当从单纯依靠土地消耗、资源消耗的增长方式向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的增长方式转化,必须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尽可能地利用好现有土地的空间资源。

如何利用好现有公墓土地的空间资源?王田玉说,园林化是公墓建设的必由之路,在现有公墓的基础上,大力推行“生态葬”,不因骨灰的增长再占用土地,同时,要朝着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公墓的品位。

园林公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公墓立碑,还要植树、种草。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科学系统地进行公墓绿化,乔、灌、草合理搭配,根据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要求,通过植物群落的层次、比例布局和时空安排以及林木维护设施的配套,促进植物群落和谐健康生长。一方面构成墓园自身生态的良性循环系统,另一方面也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清新的空气,改善城市气候,是城市的一片“绿肺”。“建一片墓地,留一片森林”,使公墓不再是单纯对土地的消耗,而是对土地的改造和再利用,从而实现对公墓土地的科学利用。

园林公墓,是城市一处景观。公墓不但造林,而且造园,运用景观学理论,通过对墓园区域的合理划分和对道路、门、廊、亭、阁的合理布局以及对山形地貌和水的顺势利用,使墓园建筑与自然相协调,成为一个整体,墓园不但有树,而且有花,还要成景,通过植物的品种搭配和不同造型以及植物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使墓园成为一处景观。墓园不再是令人恐惧的地方,而是城市居民休闲游览的场所。

园林公墓,是城市人文纪念馆。在公墓里,每一座墓碑的主人或伟大、或平凡,但都有自己一部人生历史,对其后人来说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正是这一部部不尽相同的人生历史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公墓以殡葬文化为基础,结合美学文化、园林文化、雕塑文化等相关文化,构建出独具特色的陵园文化和墓地不同个性,使墓园成为城市的人文纪念馆,不但满足市民祭奠缅怀先人的需求,而且能从中得到有益的精神启迪,感悟人生,了解历史。

“如果今后的公墓都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打造,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市民认可并加入到绿色生态殡葬的行列中,‘不留骨灰’的殡葬改革终极目标终将会实现。”王田玉说。

不留存骨灰,可能会让一些市民觉得到了清明祭扫无处可去,对此,王田玉说,祭扫重在表达感情,感情的抒发并不是非要到亲人骨灰存放的地方来回奔波。在家里搞一场家庭追思会,将逝者生前物品拿出来,或是把逝者生前视频、照片制作成VCR,亲人们在一起,一束菊花、良久静思,过程简洁却不简单,仪式肃穆而不敷衍,情感饱满而不轻慢,同样可以传承追思怀远的传统美德,还省却了清明前后几天的车马劳顿。

转变

节地环保“生态葬”成必然出路

面对每年7万具左右的骨灰增长量,如何保证“死有所葬、葬有所安”?这也是民政等部门大力推动的重点工作任务。

据了解,目前,殡仪馆骨灰寄存集中,压力也大,市属的三个殡仪馆和两座公墓室内骨灰存放量达到了32万具之多,在这其中,还有1.88万具属于“无主”骨灰,一直没有办理相关续存手续,安放时间最长的达到20年以上,最短的也有5年,工作人员曾多次尝试联系逝者家属,但由于时间较长,电话号码可能更换等情况,都无法与家属取得联系。“希望家属们能尽快认领,若这些逝者骨灰仍然未有家属认领,今年清明节后,我们会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分批次进行骨灰集中深埋。”韩勇说。

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也是殡葬部门一直在做的工作。骨灰撒放──自1990年开始举办,截至2017年,组织了323期,累计撒放骨灰18380具。最早,骨灰撒放收费标准是每具骨灰收费240元,每位随行家属收费380元。为了引导更多群众采用这种不占用土地的方式处理骨灰,2014年,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天津市实施骨灰撒海基本服务办法》,对骨灰撒放的丧葬活动给予减免1000元优惠政策,为天津户籍逝者办理骨灰撒海的,随行家属在两位以内,实行免除基本服务费用,随行人员超出两位的,超出人员按照现行骨灰撒放收费标准收费。

壁葬──在天津寝园的骨灰存放区旁,专门开辟了壁葬墙,壁葬墙和普通的墙体高低相仿,略厚些,墙体上设置着壁葬格,大小可放入一个或两个骨灰盒,骨灰盒放入后,格位口用石材封闭,石材外表面就当作墓碑,刻上碑文。一堵壁葬墙可安置几十乃至几百个骨灰盒。目前,天津寝园的壁葬格位有2000余个,每个格位根据空间和位置的不同价格在两三千元至万元左右。

植树区安葬──在天津憩园正门两侧开辟了6000平方米的植树区,植树品种多,包括:银杏、紫叶李、元宝枫、榆叶梅、海棠、蜀柏等品种,骨灰埋入土地,待小树成林会给城市增添浓荫,也会为后人留下浓浓的怀念。为了节约土地,殡葬部门拟计划,今后,开发建设植树林,不再是一具骨灰一棵树,而是利用可降解骨灰盒将骨灰与大地融为一体,所有骨灰共享植树林。目前,植树区安葬价位在28000元左右。

“不立碑、不留名、土地循环利用”骨灰安葬──目前,天津憩园、天津寝园、永安公墓、塘沽殡仪馆都拿出了位置好、绿化好的墓区,推广此项节约土地的安葬方式,即:将逝者骨灰放入可降解骨灰盒内,埋入土中,3至6个月骨灰将随着可降解骨灰盒一起融入泥土,与大自然真正融合到一起,安葬的区域土地可以循环利用安葬骨灰。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绿色生态殡葬的行列,这种安葬方式逝者家属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

专家建议

让身后事更“自然”

“其实,人去世后采用什么样的殡葬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生者对逝者的心意。既然我们有很多可供选择的绿色殡葬方式,为什么要选择铺张浪费的方式,既浪费土地,也不环保?如果我们真心思念逝去的亲人,就应该在亲人去世前把所有的爱都送给他。”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汪洁说,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在丧葬问题上回归绿色生态乃是大势所趋。积极倡导生态葬、自然葬,让逝者回归自然,不仅符合生态、节俭的原则,也符合全社会的公共利益。

汪洁建议,当前推行节地生态安葬,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健全奖补激励机制,对采用不保留骨灰、不立墓碑的生态葬法,纳入奖补范围,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要加强观念引导,特别是年轻人、大学生,让他们做绿色殡葬的践行者和宣传者,宣传节地生态安葬的重大意义、法规政策和实践成果,让群众了解、接受生态安葬。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党员干部带头选择生态安葬。只有多管齐下,绿色殡葬改革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服务链接

骨灰撒放活动

我市骨灰撒放时节为每年春、秋两季。由于出海撒放,要视天气情况,今年春季撒放预计举办18批次。与往年相比,今年骨灰撒放活动推出了两项新举措:一是改进骨灰撒放器具。将原来骨灰撒放桶装器具改进为可调节角度及长短的撒放滑板,便于骨灰缓缓融入大海,更加体现文明和对逝者的尊重。二是改良骨灰袋材质。将原来采用的布制骨灰袋改良为遇水20分钟左右即溶解的可降解骨灰袋,更加符合环保和卫生要求。

骨灰撒放实行全年预约报名,预约电话:27716792、27322944(工作日,8:00至16:00)。

免费节地生态安葬

今年清明节期间,天津憩园:4月5日(星期四)上午10:00,举办2018年“不立碑、不留名、土地循环利用”免费节地生态葬,每80户为一批次,批次数量不限,预约报名电话:26824711(8:00至14:00)、26915883(14:00至16:00)。

天津寝园:4月9日上午10:00,举办第五届公益免费环保葬,预计安葬骨灰100具,报名电话:18526329211、18526329332(8:30至12:00)。

塘沽殡仪馆:4月7日10:00,举办一场不留名、不立碑、骨灰去盒装袋、集体深葬,一经下葬永不取出的免费节地生态安葬。4月7日之前报名,无名额限制,报名咨询电话:66360041(8:00至13:00)。

除了清明节,天津憩园常年接受免费节地生态葬预约报名。

购买公墓注意事项

一、要查看鉴别该公墓是否具有合法资质和合法票据;二、严禁炒买炒卖骨灰墓穴,不得为活人购买“寿穴”;三、购买公墓要实地查看,勿找中介代办购买。拿不准时可拨打电话88134700进行咨询。(津云新闻编辑侯静)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