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报记者李文博 随着全运会胜利闭幕,不少来津参赛、观赛的运动员和观众,都对天津整洁的市容环境留下了深刻印象。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委获悉,今年天津共改造提升洞庭路、黑牛城道、南京路、新开路等45条(段)道路,车行道面积261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18万平方米。
“早上能多睡1小时”
家住东丽湖的刘磊在西青区上班,开车上班最多需要2个多小时才能到单位。8月下旬,随着外环线4座立交桥改造工程的逐步完工,刘磊发现上班路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现在外环线不让走大货车了,改造完路面也宽了,我早上能多睡1个小时。”刘磊说的是外环线的津汉立交桥、洞庭路立交桥、芥园西道立交桥以及京沪铁路立交桥,作为外环线提升改造中的重要节点工程,这4座立交桥在全运会前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
据悉,今年天津大力改造整修城乡道路,其中6条卡口道路改造将打通外环线与中心城区各射线道路的瓶颈路段,截至目前,4条卡口道路改造完工。列入民心工程的修建道路中,已有15条具备通车条件,其中7条全运村配套道路已经通行。
展现道路人性关怀
为了体现出生态宜居在城市中的重要性,在道路整修过程中,市交通运输委始终坚持着“宜居”这一原则,例如在对人行道的改造中,施工人员把规范要求的平整度从5毫米提高到4毫米。虽然只有1毫米差别,但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却是成倍增加,而铺设后带来的感官效果及实际使用感受也会显著提高。
此外,针对人行道盲道由于躲避路井而出现的不贯通、折点多的通病,施工人员仔细研究,借鉴石材铺设的方法,最终采用了“隐形化路井”的处理方式,彻底解决了这一通病,使盲道铺设人性化、标准化,努力展现道路的人性关怀。
有效降噪节能减排
针对快速路车速较快,部分居民楼与快速路间距较小,容易受到噪声污染的问题,经过多次专家论证,有关部门决定采用新型沥青混合材料铺筑路面,虽然造价略有提高,但有效降低了行车噪音。
为从根本上减少施工对环境带来的污染,今年天津首次在市政道路上采用了热再生技术,不仅减少了铣刨工程量,而且实现了沥青面层材料的循环利用,切实把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于整治过程中。据初步核算,东兴路、复康路采用热再生工艺,共节约新沥青混合料4800吨,减少废旧沥青混合料排放768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11.6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