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去年新增探明储量完成年度计划的108%,新增储量区新建产能11.91万吨,储产转化率创历史新高。
去年以来,形成了港北、东关、段小叶、友谊4个千万吨级规模效益增储区,建成港北、东关2个10万吨产能区,培植了官1608区块、板904—6区块、庄17101区块3个5万吨产能区。
天津日报记者 王睿 记者日前从大港油田获悉,随着大港油田采油三厂新产能区──官1608区块完成整体完钻投产工作,区块投产新井12口,最终将形成5注7采的注采井网。截至目前,区块日产油220吨,累计生产原油2.603万吨,实现了新产能区的优质高效增储建产。
突出效益 增储建产双丰收
从南到北,由西到东,一年多的光景,在“层次部署、规模发现、效益评价、快速建产”和“效益开发、稳油增气、试验先行、蓄势待发”方针指引下,大港油田实现了增储建产双丰收。数据显示,仅去年,新增探明储量就完成年度计划的108%,新增储量区新建产能11.91万吨,储产转化率创历史新高。
去年以来,勘探系统突出中浅层,不可动不探明,无效益不升级,以多层系潜山内幕和多类型斜坡带为主攻方向,形成了港北、东关、段小叶、友谊4个千万吨级规模效益增储区,建成港北、东关2个10万吨产能区,培植了官1608区块、板904—6区块、庄17101区块3个5万吨产能区。
转变思路 勘探立足中浅层
那么,这样的大好局面从何而来?“过去一年来,我们把提高质量效益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四大战略’和打好‘五大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推进观念、理论、技术、管理等方面综合创新,在增储建产一体化模式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为油田增储稳产提效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大港油田公司总经理赵贤正给出了答案。
一年多来,大港油田广大科研工作者坚持问题导向,下大力气转变勘探思路,立足中浅层,斜坡区勘探由中低斜坡岩性油气藏转变为中高斜坡地层—岩性油气藏,优先实施板桥、埕北、歧北等高斜坡,寻找规模效益增储建产区。板桥高斜坡区当年新增控制储量346万吨,当年新建产能3.24万吨,区块日产油133吨,实现了当年发现、当年增储、当年建产、当年增油,成为高产高效示范区。
今年以来,成熟探区坚持“老区不老”的勘探理念,按照高部位油田下部预探新层系,翼部复杂断裂带实现储量连片勘探思路,强化成熟探区勘探,寻找高效增储建产区。截至目前已有4口井获工业油流,发现了滨海断鼻和港中地区2个高效建产区块。
理论创新 升华勘探成熟技术
认识无禁区,创新无止境。大港油田注重升华已有勘探成熟技术、方法的认识,构建斜坡区地层—岩性油气成藏模式,不断丰富和完善富油凹陷斜坡区油气藏理论体系。在潜山成藏条件深化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攻关,建立了多层系潜山内幕成藏模式,港北潜山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前第三系新发现3套含油层系。
从具体井位来看,太17×1奥陶系获得百吨高产,港古1507井成为渤海湾盆地首口石炭系太原组高产油流井,港古1505井、港古1503井分别在二叠系、中生界获得高产工业油流,整体形成3000万吨级增储区。“港北潜山的成功发现,打开了中生界、古生界勘探的新局面,成为潜山规模增储的范例。”大港油田公司资源评价处负责人表示。
管理创新 生产如虎添翼
近两年,大港油田大刀阔斧改革,在管理层面求新求变,大力推广和完善增储建产一体化、全过程效益核算、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在提质增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脚步。
增储建产一体化的实施,把传统的油气预探、油气评价和新区产能建设这三个关键价值链,整合成一个专业相近、管理相通、目标相同的大勘探,将勘探发现投资尽快转化为效益储量和产量。去年,产能建设新井钻井成功率100%,平均单井日产达12.8吨,当年产油27万吨,超计划6.1万吨。
在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中,大港油田优选效益储量,推行服务方项目大包,近年来有效动用7个区块,地质储量1288万吨,新建产能18.2万吨,项目内部收益率达标,创建了难采储量适时开发动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