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关缉私工作人员正在对涉案货物进行清点
天津日报记者 韩宁 韩玉隆 5亿元案值,500万升进口酒水,5家错综复杂的空壳公司,隐瞒身份、潜逃半年的神秘走私大鳄,且看天津海关缉私警察如何在重重迷雾之下,揭开这张国内迄今为止破获的最大宗走私酒水案的幕后走私黑网……
诡异的数据
千万条次数据分析
“捞”出走私嫌疑
2016年底,天津海关工作人员在对酒水类商品进口情况进行后续风险分析时发现了疑点,两家进出口企业的通关数据有点“诡异”。一家名为天津林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企业于2015年7月成立,以洋酒、红酒、啤酒、矿泉水作为主要进口商品,该公司在2015年8月至12月间,集中进口大量酒水类商品120余票,货物总价值达到人民币1亿元,货物总重量达1000吨以上。随后,该公司就再无进出口业务记录,在海关进口数据库中消失了。而奇怪的是,2016年2月至4月间,一家名为北京林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企业凭空出现,也是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进口酒水类商品亿元以上,随后再次消失。
两家企业的进口业务操作时间、进口商品种类等等信息都存在着某种联系或相似,但从数据表面上看又难以发现问题,难道这是巧合?
天津海关缉私工作人员没有放松警惕:企业在短时间内进口大量商品后再无业务操作,而且是两家进口同类商品的企业先后出现类似情况,这里面绝对不简单。为了进一步核实情况,天津海关决定成立专项分析小组,4名海关缉私警察分工协作展开调查,一方面运用高科技分析软件对全国海关近千万条次进口酒水类商品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另一方面对嫌疑企业进口商品价格水平进行核查。
经过十多个昼夜大海捞针一般的工作,天津林森、北京林森、天津斯特、天津乐信、北京家堡等5家公司(以下5家涉案公司均简称“林森公司”)被办案人员从海量数据中“捞”了出来,看似全无关联的几家公司在经营方式、人员构成、物流习惯、资金流动、进口价格水平等方面的细微联系都被一一梳理出来,串在了一起。与此同时,通过调查,林森公司低报价格走私进口酒水类商品的事实也逐步浮出水面。
狡猾的对手
老缉私乔装酒吧老板
锁定嫌疑企业所在地
林森公司线索的调查工作由天津海关缉私局的老宋牵头进行,老宋是一名有着近30年侦查工作经验的老缉私,他介绍说:“调查走私案件,掌握嫌疑企业的实际办公地点很重要,因为往往案件关键证据和关键人员会出现在办公场所,而我们这次的‘对手’可够狡猾的。”
老宋带领同事调查发现,林森公布的经营方式极为隐蔽,5家公司的注册地点散落分布在北京、天津的数家写字楼中,当办案人员进行查访的时候,发现这几个注册地点是俗称“皮包公司”的集散地,办公地点与人员早已经换了数茬。
林森公司的销售、收款较多采用线上模式,大量使用个人账户进行资金往来,银行账户查询方面一无所获。林森公司在向客户运送酒水类商品时,往往选用个体经营的“黑”物流,物流方面的查询也无功而返。该公司的销售网络极为隐蔽,公司的工作人员均使用化名进行沟通,工作联系使用的手机都是假借他人身份证办理而来。
办案人员先后多次到北京调查,均未发现林森公司实际经营地点。一边是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的走私嫌疑;另一边却是无法确认的公司实际经营地点与工作人员。常规办案手段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老宋思考调整调查方式……
老宋和办案骨干勾勒出以林森公司为基点,辐射国外代理商、国内报关行、货代公司、酒水销售的走私流程图,将海关业务信息、互联网信息、电商信息等数据进行综合汇总分析,确定市场销售环节是最易接触、信息源最多的重点环节,决定从北京的进口酒水销售环节入手。
“喂,你好,我这是一家酒吧,我们想在北京找一家可靠的进口酒水供应商,听说林森公司业务做得够大,能不能帮忙联系联系?”
老宋安排办案人员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手段,多方接触北京进口酒水市场,侧面打探林森公司的情况;老宋还几次前往北京,凭借丰富的办案经验,伪装成酒吧老板、酒水销售等身份进行实地侦查。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条销售渠道传来好消息,林森公司的实际办公地点在北京大兴区。
直捣黄龙
穿越重重迷雾 挖出口岸走私毒瘤
为防止林森公司再次变换办公地点,让得来不易的侦查成果付之东流,天津海关迅速决定抽调精干警力成立“12·28”专案组,对林森公司办公地点采取行动。
“红警”中的行动
2016年最后的几天,“红色警报”雾霾连续几天侵扰华北地区,天津海关办案人员在漫天迷雾中果断出击,按照预定行动时间出现在北京大兴区某写字楼门前。
一进入林森公司办公室,办案人员就发现这里与一般贸易公司的不同之处:偌大的办公区域,没有任何明显的公司标识。办案人员询问该地点是否为林森公司的时候,一名王姓工作人员肯定地回复这里不是林森,没有听说过这家公司,而办案人员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他案头的一沓名片上,赫然写着林森公司财务经理的职务。就在这时,一个人拿着笔记本电脑和U盘,拨开办案人员就往外闯,被拦下后开始还谎称是来办事的客户,最终才承认是公司销售经理刘某。
现场调查得知,林森公司刚搬迁至这个地点不久,账册、销售记录等尚未进行整理,20多平方米的资料间里,数万份业务单据混杂着各种无关资料无序堆放在一起,这严重影响着取证工作进度。经过8个小时连续工作,办案人员逐页核对资料,终于翻出数百份林森公司与外商签订的真实合同与发票,充分证明该公司低报价格走私进口酒水的事实。在铁证面前,刚刚还在不停叫嚣,拒不配合侦查办案工作的刘某与王某低下了头,开始陈述林森公司与其个人的走私违法行为。
就在办案人员进入林森公司办公地点的同时,由海关缉私民警大司带领的另一组人马也费尽周折赶到林森公司仓库。行动当日,受大雾影响,进京高速公路全线关闭。大司和同事们凌晨出发,在能见度不到20米的京津公路上艰难前行,历经6个多小时终于在行动前准时到达预定位置,顺利查扣全部涉案货物,共查封两个涉案仓库,查扣酒水类商品数十万余瓶(箱)。而就在大司他们清点查扣货物的时候,仓库附近接连出现过数辆可疑货柜车。在后续对仓库人员的询问中得知,原来林森公司老板本来安排当日紧急运货,只是由于大雾的因素,运货车辆没能按时到达仓库。
以“工匠精神”还原犯罪事实
关键书证和走私货物都已掌握,办案人员不分昼夜迅速对现有材料进行梳理,依法对涉案人员进行提讯,案情迷雾被层层拨开。
“12·28”行动开始后,天津海关专案组采取统一指挥、集中办案的工作模式,共分成侦审组、北京工作组、单证组、追逃组、综合组、法制组、督察组等7个工作小组。侦审组工作人员日均工作时间均在16个小时以上,梳理审查数万页涉案纸质资料,核对网银、银行卡等信息3千余件次,甄别电子数据账册数千份、电子邮件万余封,还原了林森公司及其相关公司自2015年3月成立开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大肆走私违法、破坏国家经济安全的犯罪事实。林森公司销售经理刘某作为林森的初建人员,掌握着大量走私违法事实,但其有近10年的从警经历,谙熟办案程序,有一定反侦查经验。起初刘某态度恶劣,甚至恐吓林森公司工作人员不要配合办案工作。但他没想到,办案人员这么快就把林森公司两年来的走私犯罪证据梳理出来。在铁证面前,刘某终于放下抵抗,供述了林森公司和其自身的违法犯罪事实,为案件打开了突破口。
调查涉案资金流的办案人员,直扑林森公司的资金提供方,某知名控股集团下属酒水销售网站。网站公司经理起初自认海关缉私部门对线上酒水销售及相关资本运作不熟悉,态度生硬。办案人员老臧与公司经理进行正面交锋,从酒水销售网站资本运作谈起,结合对林森运营情况的掌握,一一道出该酒水销售网站及控股集团和林森公司间的运营模式。网站经理惊讶于海关缉私办案的专业程度,开始配合取证工作。
经过 “12·28”专案组艰苦卓绝的工作,查明,自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近20个月的时间里,犯罪嫌疑人彭某、孔某为首的走私犯罪团伙以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形式,先后以天津林森、北京林森、天津斯特、天津乐信、北京家堡等5家公司的名义,以低报价格方式(低报幅度约60%—90%),走私进口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的洋酒、红酒、啤酒、矿泉水等商品400余票,总量达500万升,总案值约5亿元人民币。
案件侦办过程中,专案组查扣大量涉案走私货物,共计72万余瓶(箱),货值约6000万元人民币。
寻觅贼踪
一个大胆的假设 揭开嫌疑人神秘面纱
在案发伊始,涉案公司的实际负责人彭某外逃。为了能够掌握整个走私犯罪链条,彻底打掉这个涉案金额数亿元的犯罪团伙,彭某必须抓捕归案。
案发后,通过搜集到的信息及涉案公司职员的描述,彭某给办案人员的第一印象就是充满矛盾、富有神秘色彩。根据公司留存的身份证复印件信息,彭某,男,39岁,户籍地址是江西省都昌县。但是,办案人员向其手下职员就彭某的个人信息进行反复询问时掌握的线索却是:彭某东北口音,自称在东北长大。不仅如此,随着追逃工作的进行,办案人员发现彭某对自己的逃亡生涯有着充足的准备:他从未使用自己的身份证在全国任何省市购买手机号码,也未使用该身份证号码认证过微信号、QQ号、邮箱等通讯工具,案发后也没有使用这个身份证号码购买汽车票、火车票、飞机票等,更没有任何登记住宿信息。
面对这种情况,办案人员立足于通过彭某的社会关系人寻访其逃亡去向的线索。终于,发现彭某的秘书唐某于2017年1月16日在北京租赁了一辆黑色迈腾汽车,并于当晚驾车携彭某外逃至吉林省德惠市,后唐某于17日独自驾车返回北京。据此,办案人员初步判断彭某可能在吉林省德惠市藏匿,随即在德惠展开拉网式的追捕工作,但一无所获。办案人员又重新回到北京开始顺着彭某的逃亡路线一段一段的排查、访问,调取沿线每一段高速的视频监控录像。经过仔细辨别,终于在吉林省境内德惠服务区发现端倪。原来,狡猾的彭某在车辆经停德惠服务区后就下车了,其秘书唐某是独自一人驾车在德惠市住宿一晚后回京的。再经过海量的视频辨看,终于发现一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牌照的银灰色别克轿车从黑龙江方向来到德惠服务区接走了彭某,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藏匿。
办案人员立即奔赴牡丹江,他们又以接走彭某的这部汽车为线索,开始勾勒其在黑龙江地区的社会关系网。但是,通过这部别克汽车所勾勒出的庞大人员结构网却与彭某没有任何交集,与江西地区也几乎没有交集。如非亲非故怎能赴千里相送,不知根知底怎能将安危相托。一团浓浓的迷雾,笼罩在办案人员的心头。这时,有办案人员大胆作出假设——犯罪嫌疑人彭某会不会有其他身份。办案人员随即对掌握的黑龙江地区关系网进行深入挖掘。果然,在逃人员朱某明从中浮现。朱某明,男,38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依安县人,于2010年因涉嫌走私红酒被大连海关缉私局上网追逃。通过照片比对,两人人像十分吻合,且彭某在逃亡期间的接触人员大多为朱某明的关系人。至此,专案组认定彭某与朱某明为同一人,彭某身份为朱某明被网上通缉后通过不法渠道获取的另一个身份。
掌握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后,办案人员根据线索对其老家依安县进行重点布控,经过缜密部署,在当地刑警的配合下,一举将“12·28”案件首犯朱某明抓获。
截稿之时,专案组在海关总署缉私局一级挂牌督办下继续开展工作,顺利完成侦查取证、书证汇总等工作,同时对案件线索不断深挖,对相关走私违法行为一查到底,彻底挖出口岸走私毒瘤。
(文中公司名、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