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报记者 贾林娜 上周,天津市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现场会在和平区第二南开学校举行。会上,市教委发布了《2017年天津市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等系列文件。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试验,学校将在课程安排上有哪些调整变化?学生如何进行“选课与走班”?高中阶段的学生怎样做好发展规划?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科研部门实行“三位一体”的组织管理模式,保证2017年新高一“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会上,关于本市普通高中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学分安排等,市教委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了解读。
实行高中“新课改”后,必修课学分减少,选修I和选修II的学分有所增加,使高中生在三年的学习中有更多的选择性。这种建立在共同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育人模式,将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也让普通高中更加多样化、有特色地发展。
为了保证“新课改”顺利进行,每所学校还将按照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成立课程评审、学分认定、学生选课与发展指导等组织机构,建立健全选课指导、走班管理、学分认定、学生发展指导等配套的制度。
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试验,使用2017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但此届学生使用现行高中各学科教科书。
高中“新课改”将有哪些变化
取消文理分科 学生自选3科作为等级性考试科目
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2017年秋季入学新生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试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明确,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将形成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改革考试科目设置,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学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基本依据,高考不再分文理科。
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内容以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的规定及其要求为依据;等级性考试内容以课程标准中必修课和选修I课程的规定及要求为依据。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等级性考试科目。
必修学分减少 选修学分增加
根据《2017年天津市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仍由必修、选修I、选修II三类课程构成。
必修课是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统一设置。
选修I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习的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专业倾向和个性发展的需求设置。
选修II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包括国家在必修与选修I基础上设置的拓展、提高、整合性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办学特色和天津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等开设。
普通高中设有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校本课程。
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开设英语之外的语种作为第一外语,鼓励学校开设多种外语供学生作为第二外语选择修习。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三方面组成。研究性学习包括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社会实践可安排军训、劳动、社会考察、职业体验、党团教育活动与班会等。
“新课改”后,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仍为144分。但必修与选修的学分分布有调整变化。其中,必修学分由现在的116学分减少为88学分。必修的各科目中,只有体育与健康加了1个学分,并且“三个学年每周必须开设,每周不少于2学时”,而其他科目必修学分数都在减少。选修I课程学分则从22学分提升到了不少于42学分(其中,参加高考的学生应修满语文、数学、外语学科的上限学分);选修II课程的学分从6学分提升到了不少于14学分,而且明确规定了校本课程不少于8学分。
对比目前正在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行“新课改”后,研究性学习学分由15分减少为8分,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高中三年学生至少应该完成2个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社会实践依然保持6学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学年不少于40小时,可获2个学分;社会实践每学年均应安排一周,每周2个学分。
对于新学期即将开始实施的“新课改”,市教委要求各高中校开齐必修课程和选修I课程,创造条件逐步开全选修II课程。
声音 从育分转向“育人”
在全市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现场会上,市教委主任王璟表示,各高中学校要切实转变办学观念与育人模式,从育分走向“育人”,实行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把“育人”观念更加自觉地在课程中加以实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把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育,在课程中能更好地贯彻体现,以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减少必修课学分、增加选修课学分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增加学生的选择空间,促进学生学会选择、规划人生以及个性发展。为此,学校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开设学生发展指导校本课程,建立导师制、学长制等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实例
二南开学校“分层”“分项”“走班”三模式结合
第一种是分层教学
主要为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9门国家学科,针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求老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征,整合教学资源,创造出多样化教学方法,做到层次分明,从而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分层教学把选择课程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层级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弱势,实现全面均衡地发展。
例如,数学学科采取分层教学,分A、B和C共三个层次,对不同层级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和不同的评价方法。就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来说,中考成绩的区分度比较小,而且初高中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需求差异比较大,所以高一第一学期的选课方案中数理化只分A、B两层,并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选课。英语学科和语文学科采取分类教学,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开展不同特色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A类或者B类课程。
第二种是教师模块的走班
学生仍在行政教学班活动,不同的教师走班教学。比如英语教师可以就学习内容分为单选、阅读、完形和作文,把自己最擅长的模块精心准备,而学生们也能接触到年级所有英语教师,接受每一位教师打造的精品教学。这种走班模式对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种是学生分项走班
采取三种实施方式。除学校社团活动课程外,学校的精品校本课程可供学生网上选课,此外,体育、艺术、生涯规划、学科自主课程等也将实施学生分项走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