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个项目获天津市科学技术奖
天津日报记者 张璐 在昨天召开的2016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天津共有189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23项、二等奖57项、三等奖109项,涵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2016年度天津获奖项目总体质量显著提高,反映出天津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
按照国家奖励办“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严格程序”的要求,2016年度天津一等奖总数适当减少。在此前提下,2016年度天津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获一等奖数量占总数30.4%,彰显天津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天津4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占获奖总人数的49.7%,较去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凸显出天津科技人才培养取得的显著成绩。
2016年度天津科技型企业获奖项目数显著提升,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2016年度获奖项目中共有124项为企业第一完成单位或产学研结合的项目,占获奖总数的65.6%,为天津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用意念让瘫痪患者“动”起来
国产神经康复机器人获技术发明一等奖
在昨天召开的2016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天津大学、大天医学工程(天津)有限公司、天津市人民医院联合申报的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系统及其关键技术项目,获得技术发明一等奖。该系统被命名为“神工系列”,让因中风导致偏瘫的患者只通过“想”,就能指挥自己原本无法动作的肢体“听话”地完成相应动作,甚至能站起来行走、拿东西,直至慢慢康复。这项成果将让不少中风、瘫痪人士燃起重新独立生活的希望,目前已拥有包括6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在内的完整自主知识产权集群。
“意念控制”,可以看成外部设备读懂大脑神经信号并且执行的过程。“神工系列”需要首先提取体验者的脑电数据,构建出带有个体特征的意念控制指令的“密码本”。随后通过脑电的异步“脑—机接口”技术模拟中枢神经通路,解码体验者的运动意念信息,进而驱动多级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模拟周边神经通路,从而刺激瘫痪肢体产生对应动作。该项目主要负责人、天津大学教授明东说:“我们不仅要正确、快速解码脑部信号,‘重塑’中枢神经,还仿生构筑了一条完整的‘人工神经通路’,把人体受损的中枢神经(脑部)和周边神经(四肢)连通起来。”
“神工系列”利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模拟神经冲动的电刺激引起肌肉产生主动收缩,带动骨骼和关节产生自主动作,与人体自主运动原理一致,真正实现了大脑皮层与肌肉活动的同步耦合,做到身随意动、思行合一。辅助“神工系列”,患者不仅能够完成相应动作,还能加快康复进程。
老百姓用得起的心脏支架
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脉支架项目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在昨天召开的2016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赛诺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的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脉支架系统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赛诺医疗研发的心脏支架,在全球拥有完整知识产权,摘掉了国产支架“仿制”的帽子。目前,该支架已在全国逾800家中心应用,累计植入逾30万套,实现40%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产品纳税过亿元。
目前,大多数药物洗脱支架,因药物存留时间过长,涂层不稳定,对内皮愈合不利,所以容易引发术后晚期血栓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故病人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为解决这一世界难题,赛诺公司在产品设计上采用了创新的双膜涂层结构设计,实现药物30天完全缓释。同时,引用独特的工艺手段以促进支架内皮愈合。该产品自2010年底获得国家药监总局注册批准以来,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并累积逾5000例人体临床研究数据。项目依据比较性研究结果,针对支架植入后的内皮愈合提出了“窗口期”的新理论。同已上市国内外产品相比,该产品在保持药物支架有效性的同时,可以促进支架内皮愈合,降低支架血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