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北京专电 记者 刘冬梅 “过去,创新更多的是靠单枪匹马,在技术日新月异、高度融合的今天,这种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把创新资源整合起来、协同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谈到京津冀协同创新时,全国人大代表、市工信委主任李朝兴认为,京津冀协同创新正在三个方面实现突破。
第一个是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如长征5号大推力火箭、天宫2号、神舟11号等,研发在北京、产业化在天津,在航天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这是协同创新的一个很好的成功例证。”李朝兴说。
第二个是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以培育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这类协同创新解决的是产业整体实力提升问题,如高铁、特高压、超算等技术,通过协同创新,把创新链、产业链有机整合起来,实现创新突破、产业转型升级。”李朝兴介绍说,目前,正在加快京津冀创新共同体建设,聚集一批研发机构和创新载体,合力打造一批高水平合作平台。天津规划建设了武清、宝坻、北辰、东丽和滨海新区5个协同创新社区,已引进聚集来自北京的科技型企业1000多家。
第三个是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不仅服务京津冀地区,同时辐射全国。“比如中关村,是北京的创新名片,现在,天津有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保定有中关村创新中心,秦皇岛有中关村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关村已成为京津冀的创新名片。”李朝兴说,通过区域协同,可以把创新资源高效配置起来,发挥北京、天津和河北在研发、转化和产业化方面的各自优势,形成一个创新的有机整体。
“区域协同创新的空间非常广阔。”李朝兴说,下一步,将以加快京津冀创新共同体建设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增强区域创新协同能力,共同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主轴和产业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