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报记者程婷 照片由天大提供 一位是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爵士,一位是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最多的中国当代作家、艺术家,2月25日,在各自领域取得顶尖成就的两位大师——弗雷泽·斯托达特和冯骥才相聚天津大学“北洋大讲堂”,开展了一场关于“科学与艺术”的跨界对话。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科学和艺术在很多人眼里已变成完全不相干的两个学科和专业,谈起二者的关系,冯骥才坦言:“科学关注于物质世界,人文关注于精神世界。艺术是关注社会的,科学是关注自然的。科学是要发现那些生活中本来有,或者这个世界本来有的东西;艺术要创造的是世界原来没有的,比如音乐。世界有风的声音,有鸟的声音,有水的声音,有溪流的声音,但是没有音乐的声音。”
弗雷泽认为,科学与艺术是没有隔阂的。他说,自己喜欢各种门类形式的艺术,比如音乐、诗歌、绘画,年轻时还能弹奏贝多芬的交响曲。
跨界的灵感与推理
这场跨界对话是天津大学北洋大讲堂暨分子科学研讨会的一项活动,场下聆听的除了学校药学院、冯骥才研究院的师生们,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百余位顶级科学家,其中包括与弗雷泽同行的另两位诺奖获得者,“灵感与推理”是听众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艺术家有自己的逻辑方式,也有自己的哲学方式。但是,艺术和科学最终还要回到人的身上,在人的身上是统一的、融合的。”冯骥才认为。
弗雷泽对此充分赞同,“我就很难区分自己什么时候是艺术家,什么时候是科学家,我只是一个完整的人。我的灵感一方面来自米罗、毕加索,贝多芬的奏鸣曲、交响曲,另一方面也被制造从未出现过的物质的想法所激励,艺术可以帮助科学家在抽象世界中工作。”
聚焦“钱学森”之问
冯骥才和弗雷泽都是天津大学教授,教育是自然而然谈到的话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十几年前,钱学森老先生提出的这道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至今仍等待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两位大师、教育工作者也有各自的思考。
冯骥才直言不讳地指出:“在专业学科领域,人文和科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人文学院里面,我们听不到科学的话题;理工学院里也没有艺术的课程。现在很多中国的大学在考虑如何建综合性大学。但是,即使在综合类大学里,理工学院和文学学院还是来往不多。”
弗雷泽用自己的求学和生活经历提供了借鉴思路。“上高中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将来要从事学术生涯。从中学到大学,我所学的课程涵盖了英语文学、艺术、数学、地理、历史、物理、生物、化学各个学科。全科教育思维贯穿于苏格兰教育,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人口很少的地方,仅化学领域就产生了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