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天津工作,我们是回家了!”在位于东丽区华明高新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张雨、孙文倩这对年轻夫妇平静的语调中流露出“小确幸”。他们3岁的女儿,正在与他们一墙之隔的华夏未来幼儿园里开心玩耍。每天早晚上下班,三口人一起通勤,不紧不慢,开车只需10分钟。
3年前,从家到单位10公里的路程,这对夫妻要花费一个半小时。在北京海淀区北五环到北四环如潮的人流中,他们每天3个小时在路上,既享受着首都的繁华,也感受着大城市的拥堵。
北京,有着众所周知的“大城市病”,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迫在眉睫。2014年2月26日,本着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带动北方腹地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在这一战略思想的引领下,本市抓住难得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自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局限,主动承接首都资源溢出。发展一张图、共谋一盘棋,为承接北京科技和成果转化,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本市都做好了准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雨所在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在津启建京外审查协作中心,主要负责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以及国际专利申请的审查等相关工作。“我是东北人,我爱人是天津人,当我们听到天津中心筹建的消息,兴奋极了,毫不犹豫就报了名。”张雨告诉记者,他的很多同事也对天津十分看好,因为天津无论从区域位置、经济发展形势,还是在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都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这对年轻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就这样,张雨的“长征”在2014年3月结束了。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另外60名同事,他们一起告别北京,到华明镇安营扎寨。
3年来,张雨和孙文倩亲眼见证了天津中心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新人加入。与他们一起工作的同事已近千名,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在天津,张雨的事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也因表现出色成为化学部材料工程专利审查室主任。
舞台更大了,工作更忙了,张雨坦言,现在反而没有了原来那种焦虑和不安。在天津,张雨感受到了工作之外生活的惬意。上班路上再也没有心急如焚的等待,从位于河东区的家到单位只需10分钟车程,而且从不堵车,每天好像一下子凭空多出了3个小时。给孩子注射疫苗再也不用凌晨5点起来排队,买菜路上老人顺便带孩子就把针打了。每个周末,他们都有丰富的安排,或者带孩子去滑冰、学英语、上早教,或者全家短途出游。那些以前在北京没时间见面的朋友,在他们定居到了天津后,反而会经常过来聚一聚。更重要的是,张雨和孙文倩时常感到大家庭的温暖,小两口忙不开,亲戚们你帮一把、我帮一把,什么事都解决了。现在,张雨把妈妈也从东北老家接了过来,在华明镇给老人租了房子,老人很快融入,成为社区太极剑队的主力。
工作着、生活着、快乐着,因大战略而改变命运的普通人,一切刚刚开始,今后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