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飞是天津长征火箭制造基地总装测试车间的副主任,从2010年基地厂房建设、研发到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两枚火箭首飞成功,7年来,她见证了天津航天产业从无到有,也深深扎根在了天津这座城市。
今年春节,父母从老家赶来和她团聚,一家人终于吃上了一顿久违的团圆饭。但随着一阵手机铃声的响起,团圆饭被电话打断了。“因为气温骤降,基地厂房外部的管道被冻裂了,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对生产造成影响。”赵鸿飞擦擦嘴赶紧往基地跑。
7年前,赵鸿飞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国内好几个顶尖企业向她抛出了“橄榄枝”,母亲李忠萍替她作出了来天津造火箭的决定。怀着向往和憧憬,赵鸿飞来到天津长征火箭制造公司报到,但高大上的梦想很快就被现实打破。“那时候灰大土多,下雨时车都能误在里头,然后大家就开始推车。最开始厂房刚建完没有上下水,厕所也没有,就只能开展‘野外求生’。”赵鸿飞作为基地的唯一一名女性技术人员,困难就像家常便饭,她告诉记者,“自己作为一名工艺员,既要有一线的操作经验,还要给设计人员提出靠谱的建议。”为了几份图纸、几份工艺文件,赵鸿飞平时经常加班到深夜。进入总装车间第一年,她就独立编写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建院以来的第二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助推分离试验文件。为了确保准确性,在严寒中,她徒手爬上户外50多米高的塔架确认各种试验条件。
这些艰苦和危险,远在东北老家的父母从来都不知道,因为女儿工作的特殊性,二老从不主动给赵鸿飞打电话,母亲李忠萍说:“平时就给她微信留言,或者她有时间时打电话给我,忠孝不能两全啊。”
凌晨,处理完所有事,赵鸿飞终于回到宿舍。为了处理紧急情况、离单位更近,她一直没住到仅仅3公里之外、买了6年的滨海航天城公寓。去年父母来津陪她过年,终于把这套已经不新的“新房”完成了装修,准备今年三口一起在家过个团圆年。看到桌上放着母亲亲手包的饺子,赵鸿飞有些内疚:“她总愿意给我送饭,我说不要送了没有时间吃,她还是送到我的宿舍,放冰箱里,然后过几天再送新的,把快坏的拿走。”
如今,天津大火箭基地已经发展成占地面积3000亩,集火箭零部件生产、部组件装配、总装测试与试验为一体的代表中国航天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基地,32岁的赵鸿飞表示,能真正地看到一个成型的火箭参与发射,那一刻来临的时候整个6年付出的所有辛酸都得到回报,初心和梦想终于连成一条线。后面更远大的目标是希望跟一个生产链一样,真正把航天事业做成常规企业,也希望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给重型运载火箭做好基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