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记者 赵建伟 今年是天津戏剧博物馆建馆30周年。作为中国第一座戏剧专题的博物馆,天津戏剧博物馆推出原创展览“沽上·伶韵·皮黄腔——天津京剧往事暨戏曲文物精品展”,展期从9月24日至10月31日。本次展览突破了以往展览的固有模式,融入了原创舞台戏剧演出,彰显了“展中有演”“演中有展”的特色,给观众立体化的展示,寓意戏剧艺术的薪火相传。配合展览的创意剧目于10月5日19:30在戏剧博物馆举行,将为广大市民在国庆期间送上一场独具特色的文化大餐。
新华社天津9月25日专电 清宫升平署八仙衣、金少山使用的绿靠、马连良使用的紫蟒、尚小云使用的守旧、小盛春使用的猴靠、杨慕兰使用的点翠头面、新凤霞书画作品……天津戏剧博物馆24日起推出建馆30年来最大规模的馆藏文物精品展,多件(套)文物首次集中对外亮相。展览持续至10月31日。
据了解,本次展览名为“沽上·伶韵·皮黄腔——天津京剧往事暨戏曲文物精品展”,共分为“津门名家”“南北大家”“沽上坤伶”“戏曲改良”“票友造诣”“堂会演出”“教育机构”“专业院团”等八部分内容,展出了三级文物28件(套),一般文物及资料外文物48件,共76件(套)藏品。
“清宫升平署八仙衣为纯手工缝制,共八件,其中有七件的尺寸和图案完全一样,是清朝皇宫内唱庆寿戏时的专用戏服,后流入民间,几经辗转后被天津戏剧博物馆收藏,成为‘镇馆之宝’。”策展人邵红重点介绍说。
据了解,为了更加立体、生动地展现戏曲艺术,天津戏剧博物馆还根据展览内容创作了一部创意短剧《击鼓骂曹》,以“戏缘·薪传·鼓飞扬”为主题,通过“今人”和“古人”穿越时空的对唱,寓意戏剧艺术的薪火相传。
天津戏剧博物馆命名、开放于1986年,前身为广东会馆,兴建于上个世纪初,是国内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装修最精美的清代会馆建筑,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等先后来此献艺,留下了艺术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