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资讯中心> 天津> 正文

天津百余名红军后代重走“长征”路 追寻父辈足迹

追寻父辈足迹无愧红军后人

追寻父辈足迹无愧红军后人

天津日报记者 张立平 9月20日,天津百余名红军后代、平均年龄超过6旬的老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开启了一段新的“长征”。他们从天津出发,奔赴当年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去探寻父辈们的足迹,追忆血与火交织的历史,传承永不泯灭的长征精神。连日来,记者跟随这些红后老人,于茫茫大山之中,聆听着他们与父辈们的故事。

一 出征

李军武已是第二次来到巴中,第一次来是跟随父亲,他清楚地记得当年父亲站在纪念碑前对他说,希望自己死后能把骨灰埋在这里,一是因为四川是他的老家,二是因为这里埋着他长征路上的很多战友,在这儿他永远不会寂寞。转眼间,再次站在纪念碑前,父亲已逝世7年,李军武带来了父亲生前打仗最心爱的望远镜。这次赴川,对他来说,更像一次出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高唱着雄壮的《长征组歌》,人民体育馆外,一场远赴四川、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出征仪式拉开帷幕。

主人公是百余位老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天津红军后代。此行目的地是千里之外的四川省巴中市,当年,红四方面军以此为中心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

80年前,作为那个年代的热血青年,他们的父辈毅然加入到长征的队伍中来,在这支队伍里跟着党跟着毛主席,一步步走出来,一直走到天安门升起五星红旗。今天,在天津红军后代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红四方面军的后代,因此,巴中这座城市对他们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老爸就是从巴中老家参加红军的,我们一直没来过,到老爸曾经流血战斗过的地方看看,是我们姐妹几个多年的心愿。”红军后代张瑛告诉记者,这次巴中之行,她们姐妹四人共同起程,为父亲在巴中将帅碑林的墓碑献上祭文。

红军后代李军武已是第二次来到巴中,第一次来是跟随父亲,他清楚地记得当年父亲站在纪念碑前对他说,希望自己死后能把骨灰埋在这里,一是因为四川是他的老家,二是因为这里埋着他长征路上的很多战友,在这儿他永远不会寂寞。转眼间,再次站在纪念碑前,父亲已逝世7年,李军武带来了父亲生前打仗最心爱的望远镜,全家人决定把它捐赠出来。因此,这次赴川,对他来说,更像一次出征。

然而,谋划了三年之久的巴中之行,并不是他们第一次出征。

6年来,红军后代这支队伍已组织了30余场大型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约有2000多人次参与。原天津警备区后勤部部长、红军后代姜铁军介绍,弘扬红色精神,首先要了解红色历史,这些年,他们先后去过井冈山、于都、延安、大别山、南泥湾、孟良崮,一路上,他们边走边讲,不仅讲述父辈们那些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和英勇奋战、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而且还从一点一滴的小事讲起,讲述生活里的父辈对家人、后代的影响,哪怕是父亲脚上一双打着补丁的布鞋,也可以讲给大家分享。

“不是自吹自擂啊,红军后代的经历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身上流着红军的血,父辈的革命精神、光荣传统我们不仅要继承,更要发扬,现在我们退休了,是发挥余热的时候了!”孟迅,天津红军后代的负责人,其父孟庆山戎马一生、身经百战。目前,天津红军后代共有300余人,其中包括不少开国将军的后代,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和父辈一样,军装穿了一辈子,也把自己的人生全部奉献给了军营。“我们年龄大了,这么大型的外出活动以后恐怕很难再搞,但红色资源我们一定会利用好,下一步,打算把精力转向社区、学校、企业、部队,到基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孟迅对记者说。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