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予恕院士与学生在一起
城市快报记者苏莉鹏 如今,留学已不再是新鲜的事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实现了“留学梦”,但在几十年前,留学对于国人而言还是一个遥远的词汇。
新中国最早的留学潮要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1951年起,我国开始大批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到1965年,共向苏联派遣8400多名留学生,开了新中国成立后出国留学工作的“先河”。那一代留学生,带着对建设祖国的理想和忠诚奔赴苏联,在那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回国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智。
在刚刚过去的第32个教师节里,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教师”活动举行了颁奖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陈予恕被授予“最美教师”称号,而他也曾是我国向苏联派遣的一名留学生。
在留学的4年间,他学习了先进了专业知识,为回国后成为一名非线性振动专家打下了基础。对于已经85岁的陈予恕而言,在苏联留学的日子,是他生命中一段与理想共舞的青春岁月。
和大多数中学生一样,陈予恕在上大学之前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并没有清晰的规划,只是觉得自己想当科学家、工程师,“这可能就是少年时代我的远大理想了。求学的时候,每一步我都走得很踏实,一直没有放弃努力”
今年3月,“陈予恕院士从教60周年暨工程非线性振动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陈予恕亲手带出来的100多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与他共聚一堂。执教60年,陈教授当之无愧地享受着桃李天下的人生高光时刻,而当60年前他走上这条科研道路之时,留学苏联就是他出发之后一个重要的“加油站”。
和大多数中学生一样,陈予恕在上大学之前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并没有清晰的规划,只是觉得自己想当科学家、工程师。“这可能就是少年时代我的远大理想了。求学的时候,每一步我都走得很踏实,一直没有放弃努力。”他说。
1950年,陈予恕参加了高考。说起高考这段经历,陈予恕回忆说,当时的高考不是全国统考,也不限制只能考一个学校。在济南当地参加完山东大学的考试后,陈予恕还想去北京参加清华、北大、南开三校联合招生的考试,但父亲却告诉他“供不起”。尽管陈予恕告诉父亲,他听说新中国成立后上大学国家不要钱,但父亲却不相信,最终陈予恕跟父亲的朋友借了钱才到北京参加考试。
最终,陈予恕被山东大学和南开大学同时录取,他最终选择了南开大学机械系,但此时父亲依然希望他能帮帮家里,而不是去上大学。陈予恕再次劝说父亲,说上大学不花钱还管吃,父亲才勉强同意他去上学。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陈予恕所在的机械系调整到了天津大学。陈予恕从此也一直学习、工作在天津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中国需要各方面的建设人才,而当时的国际形势决定了国家对留学生的派送,基本面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那时北京和莫斯科之间还没有直航飞机,留学生都是坐着火车去,每批都有几百人,一拉就是一趟专列。中国留学生就是这样一批批奔赴苏联——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上世纪50年代“留苏热”
陈予恕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了留苏生涯。1958年,国家因为人才紧缺派遣留学生赴苏联学习,陈予恕考取了苏联科学院机械所的公费留学生。1959年冬,学习了一年俄语的陈予恕,登上了前往苏联的列车。那是寒冷的11月,出发前,国家给每位留学生一笔服装费,用来购置西装、中山装、过冬的大衣等。陈予恕给自己做了两条西装裤子,其中的一条常穿,另一条毕业后带回国——这条已经“快60岁”的裤子,如今还常常被陈予恕穿在身上,他说这裤子质量很好、料子厚。
初到苏联,那里对中国留学生而言是一片新天地。对比当时还不富裕的国内,苏联的生活水平已经算是很高了。陈予恕回忆,在苏联科学院的研究生食堂,每顿饭有汤、有菜、有肉,还有一杯果汁,这对于苦学生出身的陈予恕而言,已经是非常好的伙食了。他当时每月有四五百卢布的奖学金,其中有200多卢布是饭费,一个月下来,他能省下100多卢布,陈予恕就用省下的钱去买书,“每逢星期天我们就去书店转,最早的非线性振动专业的书我都在书店买到了。”
那时的振动学科,苏联的科研水平在国际上比较领先。在苏联科学院,鉴于当时振动学科正由线性振动向非线性振动方向发展,以及工程应用中出现的众多现有线性理论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的情况,陈予恕决定选择当时在这个领域的专家作为自己的导师,将非线性振动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因为学业繁重,陈予恕将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实验室,很少外出游玩。他对此并没有太多遗憾,因为正是那时对非线性振动的选择,成为陪伴他一生的学术研究方向。
如今已经85岁的陈予恕依旧工作在科研一线,除了他对工作的热忱外,也得益于健康的体魄。陈教授健康长寿的秘诀,就是坚持跑步以及规律的生活,而这样的习惯也是他在苏联留学期间的主要生活状态
留学苏联对于陈予恕而言是一段艰苦而快乐的学习生活,艰苦是因为不仅要过语言关,要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还要在学习中跟上课程进度,并取得优秀成绩;快乐则是因为留学生在异国时,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和同学之间友爱互助的情谊。
如今已经85岁的陈予恕依旧工作在科研一线,除了他对工作的热忱外,也得益于健康的体魄。陈教授健康长寿的秘诀,就是坚持跑步以及规律的生活,而这样的习惯也是他在苏联留学期间的主要生活状态。
从1956年参加工作开始,陈予恕便坚持每天跑步,留学期间也没有中断过。80岁之后,他将跑步变成了快步走。每天锻炼,让陈予恕保持了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也让“坚持”二字融入了他的科研和生活。
“要有好的身体,一方面要锻炼,另外好的生活规律也很重要。我经常跟我的研究生说,不要开夜车。在苏联留学的时候,和我一起工作的很多同事喜欢开夜车,我觉得这样不好,他们会说晚上比较静,工作效率比较高,我说我白天效率也很高,晚上不需要开夜车。后来我发现那些经常开夜车的同事,到了60岁的时候身体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熬夜对肝脏、肾脏都有损伤。还有,要想身体好,还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心态就是要理解,生活中不会事事都如意,总会有挫折,要会自己调整心态,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不要一蹶不振,不要闷闷不乐。我觉得我的身体还可以,心态好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陈予恕说。
1964年,陈予恕获得了苏联科学院机械所副博士学位,和那时的所有留苏学生一样,他回到了祖国。作为我国工程非线性振动专家,陈予恕做科研的态度一直是:要做对国家有用的研究,理论要能指导实践。从解决选矿厂大型共振筛的异常震动难题,到主持开展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研究,为治理大型火电机组的重大振动故障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再到近年来开展的航空发动机的震动问题研究,陈予恕的目光一直紧盯的都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
2005年,陈予恕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终用自己的所学,成就日后的桃李满园和科研硕果,也因为当年留苏的求学经历,让陈予恕对于国家一直怀着一颗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