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福祉 大美新区
滨海新区第一老年养护院
天津日报记者 孟兴 “过去是先生产后生活,现在是先生活后生产,民生活动对城市发展非常重要。注重用新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滨海新区正在向着更加宜居、宜业、宜商、宜智的方向发展,更多海内外人才愿意留、愿意住,愿意来此创新创业。”
今年上半年,新区“十大民生工程”60项重点建设项目已开工实施50个,累计完成投资181亿元。其中,天津实验中学滨海学校、天津医科大学空港医院、大港老年大学等29个项目竣工投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等21个项目施工在建。耀华中学滨海学校、滨海新区国际妇儿医院等10个项目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还印发《滨海新区建设电子市民中心实施方案》并抓紧推进该中心建设;加快空置楼宇盘活工作,旷世国际大厦、融合广场、泰达MSD-C等3座楼宇税收突破亿元,年度税收超亿元楼宇预计可达7座以上。
今年上半年,新区坚持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改善环境为核心,以实施“美丽滨海一号工程”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1至6月,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6.29,同比下降11.9%;污水处理厂达标率94.96%,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工业污染源治理完成90%,地表水和流域治理顺利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已竣工面积933万平方米,完成了年度任务的116%; 40个环整项目全面开工,46条重要道路整改提升工程已完成69%;全市城管联考平均成绩为92.2分,同比提高0.7%,处于优秀等级。
交通体系全面完善
今年,新区安排重点交通建设项目59项,目前在建38项,完工9项。全区目前已建成高速公路7条,普通公路和城市道路2337条、3100公里。绕城高速大部分路段进入收尾阶段,西外环高速、津汉高速、津港高速二期、津汉联络线基本完成主体建设,与已建成的海滨高速等高速公路和集疏港快速路,共同形成新区对外大通道。滨海新区货运铁路环线基本建成,进港三线完工,南港一线、西南环线加快建设,年内建成投用,全面提高铁路运输比例,降低公路运输压力。同步建设客货分离体系,塘汉路拓宽、京津高速辅道、疏港联络线等8个项目按计划推进,打造内客外货的交通结构,并加大对超限、超载的治理力度。按照国家批复的新区轨道交通建设规划,Z4、B1线已经启动,年内启动Z2线建设,轻轨9号线今年年底前包括2座新站在内全线开通。
宜居生态新城区正在崛起
统筹实施平面和立面改造。重点对河北路、中央大道、世纪大道等重点路段和区域实施路面平整、道路拓宽、整修设施等综合改造,统一规范商业橱窗、广告牌匾、空调机位。目前40个整治项目已全面开工,粉刷建筑外墙107栋28万平方米,实施楼房平改坡18栋。
提升城市绿化水平。通过新建和提升绿化,挖掘潜力,见缝插绿,合理配置乔灌花草,形成了层次丰富、各具特色的绿化体系。目前已有45个街心公园进场施工,43个街心公园建设基本竣工。河滨公园、河西公园、湿地公园分别实施了园艺景观改造提升工程,蓟运河至中心渔港人工河、永定新河南北两岸及蓟运河西岸绿化工程,总面积81.84万平方米已全面完工。官港森林公园三期绿化提升工程、黄港二库绿化工程,总面积201.9万平方米已基本完工。新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26平方米,绿地率35.04%,绿化覆盖率37.26%。
集中解决老旧城区欠账。主要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新开提升了8条公交线路,投入了100部节能环保车,一批公交场站设施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全区公交线路115条,公交车辆近1400部,全区公交年出行1.5亿人次左右。渤海石油路、广州道、文化街等10条道路大修启动,其中4条已完工。对全区37条道路路灯进行提升完善,同时启动道路交通标志提升和视频监控系统完善工程,加快智慧交通体系建设。实施141个老旧小区、10个自然村供水管网、131个老旧小区供热管网升改造,解决老旧管网超期服务、跑冒滴漏问题。对78个小区住宅进行节能改造,对农村400户困难群体危房进行安全改造,让群众住得安心、舒适。
打造入区新面貌。通过对天津大道、京津塘高速、京津高速、津滨高速、海滨大道、港城大道以及京山铁路等入区道路的综合整治,津滨高速延长线、海滨大道等46条重要道路444项整改问题已完成320项,形成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近景中景远景相互协调的崭新面貌。
实施夜景灯光美化工程。坚持主色调和辅色调相协调,建筑风格和照明方式相融合,城市文化和繁荣繁华相统一的原则,对楼体进行夜景灯光建设,增添了核心城区第二轮廓线,彰显了新区夜晚独特的魅力。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拓展城市功能 优化民生资源
近年来,推动市区医疗教育优势资源向新区辐射延伸是市委、市政府支持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新区分别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市肿瘤医院、市人民医院等高水平医院以及天津师范大学、天津一中、耀华中学、实验中学等优质院校签署协议,合作办医办学,让新区群众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
为了确保这些资源能够高效运营,新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提供保障:
组织保障——新区政府委托合作单位进行集团式一体化管理,将原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纳入统一管理。合作单位选派管理专家来新区担任院长、校长,负责新区医院、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将合作单位的先进管理理念、先进管理文化、先进管理制度和措施嫁接到新区。
资金保障——新区财政每年安排对外合作专项经费,用于引进优质资源支持新区提升医疗水平和教育水平。另外,新区还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共建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设施提升,为合作共建工作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人才保障——合作单位对新区对应的医院、学校实行一体化管理,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中高级职称专家团队到新区定期工作。同时,安排知名专家在新区进行不定期的教学、讲座和业务指导等。
骨干培养保障——有计划地安排新区专业人员到合作单位进行培训,通过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帮助新区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
亮点项目
生态城第一社区中心
生态城第一社区中心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共分为公益设施和商业设施两部分。
社区公益设施部分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功能涵盖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管理等诸多领域。其中,一层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积1000平方米,在满足居民的常见病诊疗和儿保、妇保、计划免疫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慢性病防控及帮扶等特色服务;二至四层为文体活动区,除了社区图书馆、运动空间、乐龄之家、书画室、棋牌室、形体室等基本功能外,规划了电子市民中心等特色功能。
社区商业设施部分建筑面积约为10500平方米,将着力打造凸显“中新合作”特色的新加坡商品城,营建更多的国际化社区商业氛围。
自贸区大厦
自贸区大厦总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包括地下3层和地上31层,是于家堡起步区标志性项目之一,现有自贸区管委会、新区行政审批局、中盐研究院等机构入驻。
大厦一层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已完成装修,正进行二次精装消防验收和开业申请。大厦裙房一至四层为新区行政审批局,已于2016年6月入驻,包括市民大厅、接件大厅、员工办公区、公共资源交易评标区等四个区域。大厦八层为自贸区管委会的办公区域,已于2016年5月入驻。大厦十层为滨海银监分局和滨海银行业协会,目前已完成平面布局设计,9月底前可入驻办公。大厦十一至十六层为中盐研究院,预计年底前入驻。北京赛瑞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已于8月底进驻,天津金融交易所、中车保理、信诚人寿、大正人汽车服务、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天津公司等也将于年底前或明年初入驻。
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
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3月,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滨海新区政府共建的产业化平台,旨在推进智能识别技术领域高科技成果的研发、孵育和转化。
该院产业化方向包括重聚焦计算成像、多模态识别身份、跨场景智能监控和大数据防灾减灾,通过信息传感和识别算法协同创新赋予机器辨人识物的高级智能,推动自主研发的智能识别技术与产品在身份认证、视频监控、工业制造、金融证券、消防安防、计算机辅助精准决策等领域广泛应用。同时,建设国际领先的智能识别数据库。
58同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58同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58同城于2012年3月在开发区先后投资设立了五八同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五八有限公司、天津五八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总额累计超过3亿美元。其中,五八同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本市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
2013年,五八同城公司登陆纽交所上市,成为本市本土互联网公司中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企业,目前市值达80亿美元,已超过搜狐、盛大等知名企业,进入互联网十强。2015年4月,五八同城与赶集网合并,成立五八赶集集团,拥有员工人数近2800人,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超过50项,搜索引擎可处理实时数据。
目前,五八同城注册用户过亿、每日数亿PV、月覆盖人数超过4亿,已成为一个影响亿万网民生活的互联网平台,为用户提供了“本地、免费、高效”的生活信息服务。
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
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7月20日,是经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批准,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为实施主体,从事电子信息类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派出研究院,目前已实现成果转化项目10余项。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始建于1932年,是全国学科最全、综合性最强的电子工程专业。作为清华大学的派出研究院,电子信息院将发挥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和工程系在电子技术和信息工程上的科研优势和高新技术的集聚能力,专门从事电子信息领域的科技研发、产业孵化与成果转化,着力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建成一批电子信息高新技术成果的研发转化平台,孵化一批具有高科技引领能力的创新项目,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面向产业研发的“新机制”、促进区域发展的“新渠道”与公共科研服务的“新平台”,在高校和产业之间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为全市及滨海新区的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中海油天津研发产业基地
中海油天津研发产业基地总投资48.5亿元,由南、北两个功能区组成,占地面积61.34万平方米。其中,南区总投资40亿元,占地面积34.9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66.15万平方米,包括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生产指挥中心、渤海研究院科研办公楼、中海油服海上作业管理中心、海洋石油博物馆、会议中心等,后期将相应引入中国海油新能源、天然气与发电、炼油及化工、油气销售等中下游板块的研发生产管理机构;北区总投资8.5亿元,占地面积26.3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6.78万平方米,建设集生产维修、工业试验、海上作业准备、新技术孵化和分析化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中海油服生产试验基地。
互看互比互学:滨海新区争做新发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