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根据京津冀三地园林部门19日签署的协议,京津冀三地园林部门将加强合作与资源共享,通过保护与复壮保护重点衰弱古树、建设古树名木基因库等系列措施,保护好京津冀15万多株遗存的古树名木。
河北省风景园林与自然遗产管理中心、天津市园林绿化研究所及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19日签署《京津冀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研究合作框架协议》,并发起成立京津冀古树名木保护研究中心。
新成立的保护研究中心将对三地重要衰弱古树名木开展普查,选择100株濒危或衰弱的古树进行抢救性保护,逐株制定复壮方案,争取用5年时间,使这些古树生长得到有效改善,特别是一些国内有影响的重点古树,如涉县“天下第一槐”、北京北海的“白袍将军”、蓟县“至尊”古槐等。
中心还计划通过严格的组培、扦插和嫁接等无性繁殖手段,在北京古树基因库基础上建立京津冀重点古树、名木基因库,繁育、保存与母体具有完全一致遗传性状的亲代个体。在5年内选取200株不同树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树名木,进行无性繁殖研究,每株保存试管苗后代单株30株以上。
此外,三地还将联合开展古树养护、复壮的技术培训工作,培养管护队伍,提升古树科学管护整体水平,计划5年内培养古树保护技术骨干200名。同时,三地还将深入挖掘古树名木文化资源,建设京津冀古树信息库,编制京津冀重点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等。
小链接
据天津市市容园林委有关人士介绍,全市古树名木种类有29种,近60%的古树名木生长在山区,40%左右生长在平原。全市树龄最长的“至尊”古槐,年逾1380岁,就生长在蓟县穿芳峪村。
原标题:15万株古树将建基因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