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记者 魏彧 刘冬梅 李川 北京日报记者 吴迪 河北日报记者 王敬照
全国人大代表、市政府参事包景岭建议
尽快制定渤海环境保护法
本报北京专电 “渤海是三面为陆地包围的半封闭海,自然条件使渤海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保护渤海环境关涉渤海区域整体利益,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人大代表、市政府参事包景岭建议,“应尽快制定渤海环境保护法,从国家层面采取有力措施,相关省市密切配合,形成保护优先、防治并举、科学规划、陆海统筹、协同治理的工作机制。”
包景岭介绍,渤海海水交换持续时间长,自净能力差,由于是陆源污染的主要“纳污区”,污染情况严重,加之过度开发利用使得渤海初级生产力持续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现象显著,局地海域甚至出现海洋荒漠化现象。
“将区域海洋管理引入海洋环境保护实践,有国际成功范例,美国旧金山湾与切萨比克湾、日本濑户内海都为海洋环境保护立法提供了典型样本。”包景岭建议,“应从立法保护入手,尽快制定渤海环境保护法和相关实施细则,对渤海地区从事海洋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活动作出规定。”
“目前渤海海洋环境管理采取‘条块’结合管理模式,不利于渤海环境保护的特殊要求。”包景岭建议,“有必要设置由国务院直属的渤海管理委员会,协调跨区域、跨部门的管理事项。”
包景岭建议,在规划上,应与国家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相衔接,组织制定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流域规划,成为从事渤海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活动的依据。在环境保护上,应根据渤海海洋环境质量监测、评估结果和国家海洋环境质量标准,按污染物类别核定渤海纳污总量,严格禁止在渤海海域倾倒含有毒性或有害物质的废弃物,并逐年削减其他无毒废弃物的倾倒总量。在保护渤海自然形态方面,应禁止和限制改变岸线,防止海岸侵蚀,控制围填海的总量与频度,防止和控制采石采砂。应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设立保护区,联合开展生态调查,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同时采取维持一定入海河流流量等生态修复举措,保护好渤海生态。
全国政协委员、时代集团总裁王小兰
鼓励秸秆新技术三地推广
本报北京专电 相关数据显示,仅河北省每年产生秸秆就达6000多万吨,焚烧秸秆对京津冀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小影响。如何推动京津冀地区秸秆综合利用?是三地生态协同发展和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时代集团总裁王小兰日前表示,应加快建立秸秆产业化示范基地,构建起集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健康产业、秸秆综合利用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扶持中关村秸秆新技术在三地推广应用,不断推动三地绿色农业与农业废弃物利用的绿色经济发展。
资料显示,秸秆综合利用包括肥料化、饲料化、基质化、能源化等四类技术。肥料化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饲料化能带动玉米、牧草种植和产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基质化以农作物秸秆为基质培育经济作物,有利于变废为宝,增加农户收入;能源化是通过一定技术将秸秆的生物能转化为其他能源,减少石化能源的消耗,避免秸秆随地焚烧对空气造成污染。
调研发现,目前可推广、可持续的秸秆利用商业模式较少,也缺少领军企业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王小兰建议充分发挥政府采购优势,将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纳入采购《目录》,扶持新技术新产品在京津冀地区推广应用。同时加快构建政府引导、相关企业为核心、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储运体系,推动中关村现代农业企业向“农资产品+技术服务+增值服务”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进行战略升级。京津冀可联合开展调研,鼓励三地科研院所、产业联盟、技术企业等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构建各具特色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和模式,提高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
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市副市长史书娥
建立治霾高层联控新机制
本报北京专电 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市副市长、九三学社邢台市委主委史书娥建议,尽快建立京津冀治霾高层联防联控新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区域重大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机制,共同推动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三地应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研究实施节能减排、压减燃煤、工业减排、黄标车淘汰、绿色新能源车辆推广等政策。”史书娥代表建议,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国家发改部门和环保部门加强对重污染企业的统一规划布局,严格程序审批,坚决避免新上项目的重化围城现象。同时,要制定财政激励、土地优惠等政策,鼓励现行城市人口密集区的污染企业进行搬迁或者转产;对无法搬迁的污染企业要坚决进行环保设施改造,实行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排放。
长期以来,河北产业结构偏重,钢铁、电力、建材、石化、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比重大,多个城市重化围城,空气质量较差。史书娥代表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继续加大对河北治理雾霾工作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基础上,制定特殊优惠政策鼓励河北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环保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环保与气象监测网络,综合分析雾霾的来源与形成原理,对污染程度、持续时间等进行科学的计算和预测,及时调整应急响应和减排相关措施。”史书娥代表还建议,建立官方雾霾信息发布平台,及时面向群众发布雾霾预警、健康建议和国家治霾动向,征集群众举报线索等,扩大公众对环境状况的知情权,激发公众的环保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