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滨网 讯 二级以上医院分别建立不少于20人的院级医疗救援队,收治伤病员的医疗机构,要立即开通急救“绿色通道”, 逐步组建群众性救助网络……记者昨日了解到,《滨海新区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日前出台,并于今年正式实施,以提高新区卫生部门应急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
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四级
《滨海新区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适用因突发事件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医疗卫生救援事件从高到低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各级医疗卫生救援事件的一次事件伤亡人数等条件均有所不同。如Ⅰ级(特别重大)事件为一次事件伤亡100人以上,且危重人员多,突发放射事件、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包括本市在内,跨省(区、市)的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Ⅳ级(一般)事件则是一次事件伤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突发事件;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一般突发事件。
医疗机构将开急救“绿色通道”
根据《预案》,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组织包括:区卫生计生委成立的医疗卫生救援指挥组、医疗卫生救援专家组、医疗卫生救援机构、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组。其中,专家组由各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负责对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提供咨询建议和技术指导。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包括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本辖区内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任务,负责突发事件现场医疗救护、伤员转运和院内救治工作。需其他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协助救援的,由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等。
在应急处置方面,新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接到突发事件的报告后,在迅速开展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同时,要将人员伤亡、抢救等情况立即按有关规定进行报告。按照突发事件级别,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应急响应由高到低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4个响应级别。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在接到救援指令后将及时赶赴现场,要迅速将伤员转送出危险区,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病员或死亡人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当现场环境处于危险或在伤病员情况允许时,要尽快将伤病员转送医院救治,收治伤病员的医疗机构,要立即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对接收的伤病员进行早期处理,对有生命危险的伤病员实施紧急处理。
此外,区卫计委将组建综合性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区级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主要包括:滨海新区应急医疗救援队、滨海新区中毒事件应急处置队、滨海新区抗震救灾医疗卫生防疫队。全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将分别建立不少于20人的院级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在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方面,新区将逐步组建以公安干警、企事业单位安全员和卫生员为骨干的群众性救助网络,经过培训和演练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区卫生计生委还将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卫生应急管理与专业人员开展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培训和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