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记者 岳付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知不觉间,天津少年儿童中掀起了一股学国学的热潮:部分小学“跑步”开设了国学课,社会上各种国学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其间也不乏“形式大于内容”、过度商业化的情况。放眼全国,这股热浪相当炽烈,尤其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当地每个村子都配有儒学老师,向农民们推广学习“子曰诗云”。公元2014年前后为何会兴起国学热?国学究竟该学什么、怎么学?国学热如何才能持久热下去?
津城掀起国学热
12月的北国气温骤降,寒意袭人。5日,南开大学附属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正在举行。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
悠远时代的话语,从童稚的嗓门里抑扬顿挫地道出,给人别样的感受,貌似穿越,却是传承。
这原来是一场国学诵读大赛。
比赛只是为了促进孩子们学国学的激情。事实上,每天清晨,该校很多班级都会传来诵读经史子集文选的朗朗读书声——
每天7点50分,三年五班的教室里,就会有一个学生领诵国学文选,从“孝为根本”“克己复礼”到“忠”“恕”。“从9月开学到现在,已经学了9篇文选了,我们全班几乎每个同学都会背诵。”渠佳音,这个班里的小女生自豪地告诉记者。
“说实话,看到孩子有模有样地将这么多篇拗口的《论语》文选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真的很开心,甚至不由得有点儿佩服她。”渠佳音的爸爸笑着说,这位南开大学经济史博士不得不承认,同一篇《论语》文选,他虽然比女儿理解得快,可背书的本事跟孩子没法儿比,“背诵讲的是童子功。孩子虽然现在对于经史子集所讲解的道理还不全懂,甚至一知半解,但没关系,只要她背下来了,长大后会慢慢懂的。退一步,哪怕纯粹从习文的角度来看,也是有益的。”
“真心觉得小学开国学课很有必要。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定的古典文化修养,成为一个文质彬彬的好孩子。”三年五班另一个女孩王嘉宁的妈妈对记者说。
在市内六区,有很多小学迄今并没有开设国学课。和平区一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张佳琳的妈妈,听说南开区有小学开设了国学课,觉得很好奇,“请把课本拿给我看看好吗?学了国学,孩子有变化吗?如果时间允许,我会考虑带孩子参加课外国学培训班。”她在微信朋友圈里热切地写道。
家长的期待,点燃了社会上的国学培训市场。
一个月前,全国最负盛名的国学教育机构——童学馆在津开业,在圈内引起不小反响。在11月8日的开馆仪式上,孩子们穿上汉服,有模有样地展示敬师礼、形体礼,诵读《弟子规》,表演了茶道、童学拳等,并遵循古礼拜笔。天津知名民俗专家罗澍伟到场为孩童们点朱砂开智,整个过程再现了儿童古礼开蒙仪式。
另一些国学培训班显然没有童学馆这一全国连锁机构的气势与抱负,他们或侧重于茶道、棋艺等中国传统技艺,或专注于引导孩子们背诵经典,在巧妙营销之下,他们的“生意”倒也经营得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