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报记者 李海燕 今天是重阳节,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近年来,天津不断加快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养老床位由2008年底的22703张、平均千名老人13张,增加到目前的46266张、平均千名老人25张,5年间翻了一番,到2016年,全市养老床位将达到7.6万张,平均千名老人32张,实现全市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养老。
目前,津城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已达到200.85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0.01%,这意味着每5人当中就有1位是老年人。为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天津近年来连续把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列入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今年将新增养老机构床位6000张,全市已新增养老床位3092张。其中,河东区、津南区、北辰区、宝坻区提前完成年度任务,河北区、东丽区、武清区、静海县完成年度任务的90%。
同时,天津养老事业社会资金投资比重显著提高。全市社会办养老床位数占75%,远高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社办养老院在养老服务质量上也有所提升,出现一批规模较大、服务较好的养老机构,如望园养老院、劲松养老院、鹤童养老院等等,形成国办和社会办养老机构优势互补、有序发展的格局。目前,天津已逐步建立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多元参与机制。5年来,市财政和福利彩票公益金投入养老服务设施资金4亿元,吸引社会各方投入资金约20余亿元,其中养老机构建设吸引社会资金达11亿元。社会力量正逐步成为我市发展养老服务业主体,带动了就业岗位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