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资讯中心> 天津> 正文

南水北调中线行:穿黄工程让长江黄河“握手”

长江黄河在这里“握手”

图为沙河渡槽

每日新报记者 朱潇骁 为了保证长江水能够顺利地从千里之外进入天津,建设者需要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在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建设者们建起了综合规模世界第一的沙河渡槽、完成了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建设者们一一破解,让津门百姓吃上长江水的愿望早日得到实现。

“世界第一渡槽”已和丹江水“亲密接触”

9月20日,从200多公里外奔流来的丹江水流入沙河渡槽,首次和丹江水“亲密接触”。充水试验中,沙河渡槽运行良好。沙河渡槽工程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城南,跨沙河、将相河、大郎河三条大河,长9075米。综合比较长度、流量、尺寸规模以及多种结构形式,沙河渡槽被评为综合规模世界第一渡槽。

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程主体也基本建筑完成。平顶山市项目部工程管理处处长崔浩鹏介绍,工程从2009年底开始施工,沙河渡槽槽身结构复杂,施工架设难度极大。“像这样大断面的槽身,我们都是采用规模化施工,整体模板,一次浇筑成型的。”崔浩鹏告诉记者,为了防止漏水情况的出现,在每个单片槽与槽之间加装了后装止水装置。据了解,整个沙河渡槽工程需要加装260多处,这些装置都是工人手工安装完成的。

穿黄工程让长江和黄河实现“亲密握手”

在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穿黄工程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输水隧道长4.25公里,被称之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咽喉”。利用隧道,北上的江水与黄河立体交叉,互不干扰。穿黄工程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黄河上游约30公里的地方,穿黄工程的任务是将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之后向黄河以北地区供水,一期工程设计流量为265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320立方米每秒。

如何让“长江水”顺利穿越黄河?如何从黄河底下复杂的地层中开凿数千米的隧洞?如何保证隧洞能承受黄河河水和河床的沉重压力而不漏水?这些巨大的难题,不仅在国内水利工程建设中无先例可循,在国际水利工程界也难以借鉴。据了解,穿黄隧洞是国内第一条穿越黄河的输水隧道,工程地下连续墙厚1.5米,深76.6米,其厚度和深度均居当前国内之最。此外,施工还开创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水底隧洞长距离软土施工新纪录。随着一个个技术难题的成功破解,全长4.25公里的穿黄工程两条隧洞顺利完成,通水之时,长江与黄河将实现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亲密握手”。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