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天津23日发布的《2012年天津市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与《2012年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去年全市专利授权和有效专利总量分别达到20003件和52338件,提前三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截至目前,全市天津名牌产品已经达到418种。随着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提升,一大批“天津特产”、“天津名牌”、“津字招牌”脱颖而出,叫响全国。
如今提起天津,人们不再只知“包子”和“麻花”,更多天津的特色产品叫响全国。2012年蓟县的黄花山核桃地理标志成为继芦台春酒之后天津第1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崔庄冬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初审公告;“汉沽刻字”、“潮白河鲫鱼”、“州河鲤鱼”、“西肖庄黑薯”、“天津冬菜”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在组织材料准备申报。去年天津新增植物新品种权申请28件,植物新品种权授权1件,累计已申请90件,获得授权19件。其中水稻申请和黄瓜申请分别为43件和20件,优势产业地位日渐突出。
随着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能力的提升和商标知识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天津特产”获得认可,“天津制造”乃至“天津创造”更令人瞩目,一大批如“膜天膜”、“赛象”、“力神”、“天士力”、“天津钢管”、“天狮”、“九安”、“普兰娜”等“天津创造”的知名品牌已走出国门享誉世界。去年“津酒JINJIU”等34件驰名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认定,全市驰名商标总量达110件。2012年全市认定著名商标243件,延续认定172件,著名商标总量达1025件。
据了解,为进一步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出更多天津名牌,天津相对放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天津市名牌产品的经济效益指标。2012年全市共有179家企业的195种产品申报天津市名牌产品,共有161家企业的176种产品通过审查,获得天津名牌称号,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140家,达到86.96%。